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pdf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6.1.1测量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由于工期长、现场情况变化大,因此保证控制网点的稳
定、正确,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时,随着建筑物设计
高度的增高,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控制要求越高,轴线竖向投测的精
度和方法就必须与其适应,以保证工程质量,其中以建筑物外廓轴线
和控制电梯井轴线的投测更为重要。这是建筑施工测量的重点,也是
难点。
6.1.2钢筋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1、钢筋绑扎施工的钢筋间距不准、位置偏移是所有工程的质量通
病,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把钢筋工程作为本工程施工的重点控
制项目。首先控制钢筋翻样,钢筋配料单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并进
行预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料加工,严格控制钢筋下料尺寸,箍筋的
135°弯钩角、平直段长度必须准确。钢筋绑扎必须符合《混凝土结
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此外,为保证
钢筋的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我们采取了加固措施:
(1)定位钢筋的安装与绑扎
底板部分定位筋:底板内柱的插筋放置三道Φ10柱箍筋。直接
插于底板(没有地梁)内的墙、柱插筋两侧紧贴墙体立筋各增加一道
与底板上筋相同、通长的附加筋(纵横两方向相遇时附加筋在同一平
面焊接),在此部位墙、柱定位筋与该附加筋焊接。
底板钢筋支撑:马凳由钢筋焊接而成,每1.2m一榀,必须保证上
层钢筋网片正确位置。
柱定位筋:柱子定位筋设置二道,第一道设置在下层砼柱顶以上
50mm处,第二道设置在距离柱顶50mm处。绑扎完后,第一道定位筋
不取出,第二道定位筋清理后可循环使用。
墙体定位筋:除墙体底板插筋外,所有墙体设置一道水平定位筋,
位置在距墙体顶部50mm处。竖向定位筋每5.8m设一道。绑扎完后,
竖向定位筋不取出,横向定位筋清理后可循环使用。
(2)钢筋保护层
底板砼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0.8m
梅花型摆放。剪力墙在横筋上绑扎砂浆垫块,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按每0.8m梅花型摆放。
柱砼保护层采用砂浆垫块卡在柱四角竖筋外皮上,每间隔0.8m设
置一道。也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梁砼保护层用砂浆垫块,每间隔0.8m设置一道,每道设6块(含
两侧)。
板砼保护层采用砂浆垫块,按每梅花型0.8m梅花型摆放。
(3)板钢筋支撑
顶板钢筋的支撑,每1.5m一榀,马凳置于两层钢筋网片之间。以
上措施保证了钢筋的合理受压位置,保证了结构骨架的安全。
2、本工程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新技术,我们也把此项钢筋连接
列入本工程的另一个重点控制项目。
6.1.3砼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本工程砼有大体积砼、防水砼,这些砼施工时如因措施不当,将
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我们把大体积砼、防水砼列入
本工程的砼施工重点控制项目。
1、大体积砼
(1)大体积砼的施工,一般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即最高温度不
大于30℃为宜。气温大于30℃时,应周密分析和计算温度应力,并
采取相应的降低温差和减少温度应力的措施。
(2)砼的配制,应严格掌握各种材料的配合比,其重量允许误差
为:水泥、外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
砼的搅拌时间,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内起到卸料为止,一般不少
于1.5~2min。雨季施工期间,应经常测量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并随
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的用量。
(3)搅拌后砼,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入模浇筑。在运送过程中,
要防止砼离析、灰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如发生离析现象,必
须进行人工二次拌合后方可进行浇筑。
(4)砼浇筑要点如下
①大体积砼的浇筑,应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构件尺寸
的大小,钢筋疏密。砼供应条件等情况,选用三种方法:
全面分层:即将整个结构浇筑层分为数层浇筑,当已浇筑的下层
砼尚未凝结时,即开始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
这种方式适宜于结构尺寸不太大的工程。一般长方形底板宜从短边开
始,沿长边推进浇筑;亦可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
筑。
分段(块)分层:适用于厚度较薄而面积较大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砼,进行到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
依次向前浇筑其它各层。
斜面浇筑: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