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ST数字交换网络的设计.doc

发布:2017-01-31约1.24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摘要 2 第一章 TST网络结构 3 1.1 时间接线器 3 1.2 空间接线器 4 1.3 TST数字交换网络 4 第二章 TST网络设计原理 5 2.1 时分交换原理 5 2.1.1 原理 5 2.1.2 时分交换芯片MT8980的介绍 7 2.2 空分交换原理 9 2.3 TST交换网络交换原理 9 第三章 设计过程与结果分析 10 3.1 硬件部分 10 3.1.1 实验过程 10 3.1.2 结果及分析 11 3.2 软件部分 13 第四章 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17 4.1 设计总结 17 4.1.1 设计特点及不足 17 4.1.2 特性参数 18 4.2 心得体会 19 参考文献 20 摘要 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终端、交换、传输三部分构成,交换是通信系统的核心。其中,时分接线器( T型) 和空分接线器( S型)是程控交换技术中最基本的交换单元电路。单独的T接线器和S接线器,只适用于容量比较小的交换机,而对于大容量的交换机通常选用空分交换芯片和时分交换芯片构成TST交换网络,完成多语音用户间的交换。 TST(时分-空分-时分)交换网络是在电路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换网络,它是三级交换网络,两侧为T接线器,中间一级为S接线器,S级的出入线数决定于两侧T接线器的数量。第1级T接线器:负责输入母线的时隙交换。S接线器:负责母线之间的空间交换。第2级T接线器:负责输出母线的时隙交换。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现代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时分交换芯片MT8980及空分交换芯片MT8816构成TST交换网络。其中,输入级T型接线器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中间级S型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也可以是输出控制工作方式,输出级T型接线器工作方式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关键字: TST交换网络 T接线器 S接线器 MT8980 MT8816 第一章 TST网络结构 1.1 时间接线器 时间接线器简称T接线器,其作用是完成一条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功能。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如图所示,话音存储器用来暂存话音数字编码信息,每个话路为8bit。SM的容量即SM的存储单元数等于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数。控制存储器用来存放SM的地址码(单元号码),CM的容量通常等于SM的容量,每个单元所存储SM的地址码是由处理机控写入。 图1-1 T接线器 图1-1(a)所示为输出控制方式,即话音存储器的写入是由时钟脉冲控制按顺序进行,而其读出要受控制存储器的控制,由控制存储器提供写出地址。控制存储器则只有一种工作方式,它所提供的读出地址是由处理机控制写入,按顺序读出的。 图1-1(b)所示为输入控制方式,即话音存储器是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其工作原理与输出控制方式相似,不同之处不过是控制存储器用于控制话音存储器的写入。 注意:(1)工作方式是针对SM而言(CM总是输出控制) (2)话音存储器的位数总按8bit计算。 (3)话音存储器的容量等于输入母线上每帧的时隙数。 (4)控制存储器的容量等于话音存储器的容量,控制存储器每个单元的比特数决定于话音存储器的容量。 1.2 空间接线器 空间接线器简称S接线器,其作用是完成不同时分复用线之间在同一时隙的交换功能,即完成各复用线之间空间交换功能。在S接线器中,CM对电子交叉点的控制方式有两种: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 图 1-2 S接线器 从结构上看,空间接线器由电子交叉矩阵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图1-2所示为基于两种控制方式的空间接线器。 1.3 TST数字交换网络 程控数字交换机,可采用小容量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交换网络采用单级T或多级T接线器组成。大容量的TST、TSST、甚至级数更多的数字交换网络。 图1-3 TST交换网络原理图 TST交换网络是在电路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换网络,它是三级交换网络,两侧为T接线器,中间一级为S接线器,S级的出入线数决定于两侧T接线器的数量。第1级T接线器负责输入母线的时隙交换。S接线器负责母线之间的空间交换。第2级T接线器负责输出母线的时隙交换。以T型或S型时分接线器为基础,组成两级或两级以上的交换网称作数字交换网络。由于T型接线器可进行时隙交换,所以它可以独立工作。而S型接线器不能进行时隙交换,所以不能独立工作。 第二章 TST网络设计原理 2.1 时分交换原理 2.1.1 原理 图2-1 时分交换系统时隙分配图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连续的模拟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值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些空隙便可以传输其它信号的抽样值,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