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管理规范培训.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管理规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 张 琦2015年8月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关系到亿万农民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农村许多地方饮用水卫生状况仍然很差,全国尚有3亿多农民没有喝上安全饮用水,农村大部分饮用水没经过消毒和净化处理,微生物和氟、砷等指标超标率较高,与城市供水水质差距甚大。目前,国家对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工作十分重视,投入巨资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了加强农村供水的卫生监管,编制《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管理规范》。规范卫生监督部门在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手段和方法。一二三四五六第一部分 农村供水的发展和现状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 %。历史上,农民世世代代直接饮用江、河、渠、塘等地面水和土井水,饮水卫生条件极差;有的地区水源严重缺乏,农民取水十分困难;导致多种介水传染病和地方病发病率很高,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水致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上述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际饮水行动对中国农村改水的作用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中国政府参与并承诺。其中关于安全饮水具体指标为:(以县为单位)安全饮水普及率:贫困地区为60%,温饱地区为70%,富裕地区为80%,小康地区为 90%。1980年,联合国第35届大会发起《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活动,提出了争取实现“人人享有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的全球目标。中国政府决定参加这一活动。1986年首次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明确规定“农村改水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首要任务之一”。1991年中国政府签署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行动计划》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中国政府将改善农村饮水的受益人口任务目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的五年计划,从1996年执行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始,将改水改厕任务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的五年计划。具体目标是:改水受益:九五为90%,十五为95%。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到2015年将未能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减半1991年国务院颁布《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把在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列为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任务指标之一。具体目标: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覆盖率2000年达到92.38% 。2003年,《中国农村饮水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使中国农村现在约3亿多没有享受饮水安全的人口数减少1/3。到202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中国农村饮用水的发展简易改水阶段 时间阶段: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主要工作: 采取人畜分塘饮水 增设大口井井台和井口加盖 建造手压机井 建设简易引泉工程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起步阶段时间阶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初主要工作:参加联合国“国际饮水与环境卫生十年”活动农村改水任务目标列入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开展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和人畜饮水解困项目 引进国际社会的援助与合作项目 相关技术文件出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农村给水相关技术手册等改水后,水质有了保障,并节省了大量的取水时间,使农民从繁重的取水劳动中得到彻底解放。有了水方便了农民种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中式供水工程快速发展阶段时间阶段:以我国政府承诺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未能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为标志。主要工作:氟砷改水工程规划项目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项目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项目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项目相关技术文件出台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二. 农村集中式供水现状“十一·五”期间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2.5万处;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设施共52万处,覆盖农村人口5.57亿,占农村总人口的58%。“十二·五”期间规划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完成“十二·五”规划后,预计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将达到80%。规模小、数量数量多、分布广:日供水1000吨以下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约占90%;村级水厂占70%,仅“十一五”期间新建22.5万处农村集中式供水设施,大部分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供水单元供水规模集中式供水饮水安全工程水厂数构成水厂数构成合计4897610041229100501485830.341304931.6550-92701883100-1513930.911284731.16500-35177.1828296.861,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