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9月科研简报.doc

发布:2017-03-02约4.0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鹤岗一中科研工作简报 主办:科研处 2013—2014学年上学期9月份简报 总第四期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但繁忙的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狭隘经验,极大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视野,使教学成为承袭他人、后来重复自己的一种机械运动。如何走出这一怪圈?教学反思犹如一位向导,引领教师走出机械运动?通过备课、上课的前后比较,课后反思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课后反思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思“情景创设”:教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景创设进行回顾总结,考虑你所创设的情景是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否与上课内容相符,在引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同时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节课的情景创设,并及时修正教案。 ?二思“上课效果”:备课的最终目的是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一节课下来,我们应认真从每一位学生上课的表情、课堂作业、回答问题、演板以及教师的课堂观察等环节反思本节课的实际效果如何,做到心中有数。效果好要有经验积累,效果差要找出原因,并在教案或笔记本上作好详细的记载以便及时修正。 ?三思“教法学法”:上完一节课,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思“精彩片断”:侧重于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这时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五思“评价体系”:每堂课后认真思考一下本节课的评价内容是否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数学活动;评价的方式是否多样、是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的主题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因材施教等等。 ?六思“疏漏之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如教学内容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方式单调等等。课后进行这样的反思,及时客观的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失误,并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做好及时查漏补缺工作,我们的课堂便会越来越完美。 ?七思“学生的独到见解”: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过中,都有这样的体会:下课后我们总是乐于把这节课上学生的独特解法、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与老师们交流,让他们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教学的宝贵材料。 ?总之,写课后反思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这样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教师不断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每一节课都能认真反思,及时修正,从反思中感悟,从实践中出真知。 标记:已将此邮件标记为星标邮件。?取消星标  目前,我们时常关注高效课堂,而在平时的实际课堂上,低效课堂出现的频率颇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低效课堂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一、目标多、重点少。课堂教学的目标制订得较多,整节课没有任何重点而言,可谓“罗列知识、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到为止”,缺乏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第二、预设多、生成少。部分教师特别迷信教案的作用,花了大量时间制订教案——预设的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上缺少课堂机智与随机应变能力,课堂成为不折不扣执行“教案剧”的场所。   第三、知识多、情感少。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把课堂教学等同于知识传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情感与信息交流。因此,这些教师常常上“目中无人”的课,只专注于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师生情感、学科情感培养”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