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工程测量-第四章建筑物沉降观测与竣工测量.doc

发布:2017-04-15约1.02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建筑物沉降观测与竣工测量 学习目标: 采用水准仪,以一个具体的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为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掌握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案确定、组织与实施、数据处理等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建筑物倾斜观测的内容。 意大利比莎斜塔:八层,高55m,1~6层为大理石砌,7~8为青砖石砌,内径7.65m,呈圆环形。1173年—1371年竣工,经过198年建到四层倾斜,停工94年。复建到第七层又停工83年,再建时第八层明显有转折。 经测量:塔北侧沉降为量为90cm,塔南侧沉降为量为270cm,向南倾5.5°塔顶离开竖向中心线为5m, 倾斜值为0.093。 原因:1.地基粉砂土,施工不慎,粉砂外挤,偏心荷载南侧压力大,造成倾斜。2.塔基地压力大,超过地基承受力,下沉。3.比萨平原深层抽水,使水位下降相当于大面积加载。 小知识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 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一节沉降观测 为了检查工程设计、施工、安全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及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对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场地、地基基础等需要进行变形观测。变形观测的主要工作有沉降观测、倾斜观测和裂缝观测。其中沉降观测最为常见。 测定建筑物上固定观测点的高程随时间而变化的工作叫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时,在能表示沉降特征的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埋设水准基点,利用水准基点定期测量沉降观测点高程,从而在各个沉降观测点高程的变化中了解建筑物的上升或下降的情况。 一、 高层建筑物沉降的原因 高层建筑发生沉降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由基础沉降计算公式可知,高层建筑地基沉降量与地基的压缩模量、地基压缩层厚度H以及附加应力有关,当它们相差太悬殊时,就会导致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总的来说,引起高层建筑物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1)地基土本身的不均匀性; (2)地基处理方法选取不当; (3)施工中出现的原因; (4)建成使用后的意外原因; 二、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而且应精确到毫米级。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仪器。通常采用精密水准方法来测定沉降变化值,也可用电子水准仪、液体静力水准仪等来进行测量。一般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形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标尺。 2.对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左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1.0,n表示测站数;   (2)前后视距≤30m;   (3)前后视距差≤1.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3.观测时间的要求 (1)在施工阶段应从基础垫层完成后或底板浇筑前开始观测,具体根据地基及加荷情况来确定观测次数和时间间隔。从基础施工到结构工程封顶的过程中,应美施工一层观测一次;冲封顶到满荷载的过程中,可天观测一次;从满荷载至沉降速度变化趋于稳定,可个月观测一次;自沉降速度稳定至基本停止沉降,可半年或一年观测一次。 (2)在使用阶段中,应根据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来确定观测周期,一般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 (3)对于高层建筑不同的沉降速度,其观测周期是不同的,当其沉降速度大于0.3mm/天时,应每半个月观测一次;沉降速度在mm/天时,应每月一次;沉降速度在mm/天时,应每三个月一次;沉降速度在mm/天时,应每半年一次;沉降速度在mm/天时,应每年一次;当沉降速度在小于0.01mm/天时,可以停止观测。 (4)当在施工中途停工时间较长时,我们应在停工期每隔个月观测1次。当基础周围大量积水及长时间连续降雨时,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