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课件 椎管内麻醉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硬膜外腔阻滞 术后并发症: (1) 神经损伤 (2) 硬膜外腔血肿 (3)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4) 硬膜外腔脓肿 (5) 导管拔出困难 硬膜外腔阻滞 适应证 1、颈部以下的体表手术; 2、结肠左曲以下的腹部手术、下肢手术。 六、硬膜外腔阻滞 禁忌证 1、凝血机制障碍 2、穿刺部位感染 3、穿刺部位畸形 4、中枢神经疾病 5、低血容量 6、心血管系统代偿不全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 穿刺间隙 L2~3或L3~4 用药量 减少1/3 用药品种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优点 起效快、肌肉松弛、可保留硬膜外导管术镇镇痛 骶管阻滞 是硬膜外腔阻滞的一种, 只阻滞骶尾神经。 硬膜外腔阻滞治疗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一些脊神分布区的疼痛性疾病和血管痉挛性疾病。在腰腿痛疾病诊疗中应用广泛,如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椎管狭窄症等;也可能用于其它一些脊髓病变的治疗。 蛛网膜下腔阻滞治疗作用主要是应用神经破坏药物治疗顽固性、癌性疼痛,起永久止痛作用,操作难度大,并发症多,应严格掌握适用证。 1、麻醉平面是指感觉神经阻滞后,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交感神经的阻滞平面一般比感觉平面高2~4个节段 ,运动阻滞又比痛觉平面低1~4个阶段。 局麻药的临界浓度 : 普鲁卡因 0.2mg/ml阻断交感神经纤维, 0.3~0.5mg/ml阻断感觉纤维, 0.5~0.75mg/ml阻断运动神经 注药区 外周血管扩张 回心血量减少 血压 交感神经阻滞 外周阻力下降 被阻区域血流 皮肤红润皮温 外周血管扩张 右心房压下降 阻滞平面超过T3 心脏 加速N阻滞 心率 循环系统的影响 呼吸的影响: 胸脊神经阻滞 肋间肌麻痹 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仍能保持基本通气量 膈神经(C3-5)阻滞 膈肌麻痹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通气量不足或呼吸停止 对胃肠道的影响 : 胃肠蠕动增强、 胃液分泌增多、胆汁反流入胃 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 胃肠蠕动增强、胆汁反流、 低血压、脑缺氧、手术牵拉等。 对泌尿系统影响 如果BP80mmHg,肾血流 肾小球滤过滤 (一过性) 腰麻后容易发生尿潴留。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定义 概念: 将局部麻醉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阻断部分脊神经的冲动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又称脊椎麻醉或腰麻。 按阻滞平面的高低来分: 低平面:胸10以下,最常用 中平面:胸10-胸4,常用 高平面:胸4以上,不用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腰椎穿刺术 1、穿刺间隙 成人脊髓终止于腰1椎体下缘或腰2椎体上缘,为避免损伤脊髓应选择腰2椎体以下棘突间隙穿刺,成人一般选择腰3-4棘突间隙穿刺。 定位方法以两侧髂嵴之间连线与脊柱正中纵线相交处为L4(棘突)或L3-4(间隙)。 ↙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腰椎穿刺术 2、经过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黄韧带——硬脊膜外腔——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有脑脊液滴出为穿刺成功标志。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常用药物 布比卡因 普鲁卡因 丁卡因 浓度 0.5% 5% 0.33% 容量 3ml 3ml 3ml 最大用量 15mg 150mg 10mg 作用时间 4-6小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