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阶层现状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民工阶层现状分析 ——10体教1班第3小组 小组成员 摘要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难免会提到或者牵涉到农民工的话题,例如春节就快来临之际,每一年我们都会听到新闻报道关于农民工回家的问题,也会听到他们在春节结束之后的“民工潮”。那么,农民工,在我们的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呢?它们的定义又是什么呢?在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分析有关农民工在我国社会阶级的一些问题。 纲要 纲要 一,农民工的定义 一、农民工的定义 新生代民工”不再老老实实地待在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岗位上,不再省吃俭用攒钱往家里寄,更不会挣够钱回家盖房娶媳妇。 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权益保护,更注重发展前途……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既和过去的农民工一样面临共同的问题,同时具有自身的新特征和新诉求。 当前农民工阶层的状况 1、就业困难 2、社会保障缺乏 3、受教育程度低 二、农民工的就业 二、农民工的就业 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一)农民工社会保险不完善 (二)农民工社会福利不完善 工作待遇、劳动保护方面。 根据2006年8月国家统计局对29425名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显示,其所在单位提供的工作待遇情况是:签订合同或协议的占54.01% ,兑现工资的占85.14% ,提供加班补贴的占49.87% ,有双休日的占11.87% ,能提供工伤补偿的占42.84% ,可以带薪休假的占20.47% ,可提供岗位培训的占47.23% ,有住房补贴的占7.58% ,提供住房公积金的占4.76% ,妇女可以带薪休产假的占被调查女农民工的比重为20.22% 。 (二)农民工社会福利不完善 (三)农民工社会救助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贫困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特殊对象救助、扶贫工作。在社会救助方面,很多城市已为城市居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民工的户籍在农村,所以不能成为城市低保对象,在生活遇到困难时无法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得不到社会的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覆盖不到他们,他们在城市里失业后也不能享受“低保”。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农村的贫困人口可以得到相应的救助,而农民工的社会救助面临着尴尬境地。 四、农民工的教育 五、对改善农民工阶层现状的建议 六、结语 LOGO * LOGO 何海峰 梁秋权 黄志来 赖奇聪 李建斌 赵锦富 廖旭 何时 黄建伟 关键词:农民工 就业 教育 社会保障 农民工的定义 一 1.1 新生代农民工 1.2 农民工的就业 二 传统农民工 2.1 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2 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主要表现 农民工的教育 四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 3.1 三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对改善农民工阶层现状的建议 五 六 结语 在“民工”这种称呼中,实际上包含着潜在的身份歧视。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农民本来是一种职业,然而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就带有身份的色彩。 所谓的农民工,其实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 传统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普遍在25岁以下 基本没有务农经历 受教育程度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较高 找工作时更“挑剔” 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和就业观 普遍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找工作困难 工作条件差,工伤事故多,缺乏社会保障,被挤出企业 缺乏职业指导和培训和就业信息渠道 缺乏必要的就业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 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的不完善 对农民工的就业援助服务不到位 农民工自身的综合素质低 国际金融危机、产业结构的影响 新一代农民工的就业观念存在非理性化 1 农民工社 会保险不 完善 2 农民工社会福利不完善 3 农民工社会救助不完善 4.62% 2.55% 7.23% 6.56% 个人购买 4.83% 4.39% 6.39% 8.18% 由农民工和单位共同购买 23.09% 8.41% 12.61% 11.89% 由单位购买 67.46% 84.65% 73.77% 73.37% 未购买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接受过短期职业培 训 的占2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 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 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家里生活贫困,没有钱继续学业,因此出来打工赚钱养家 . 对学习不感兴趣,而辍学出城打工 外来农民工的子女被政府投资建立的公立学校拒之门外 ,而私立学校的入学费用高,需要缴纳借读费才能读书;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家庭因素 自身 因素 社会 因素 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加强对农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