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流运输合理化..ppt

发布:2016-12-13约2.35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 运输合理化概述 4.2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4.1 运输合理化概述 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含义 运输合理化也即运输配送优化,是指从物流 的总体目标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院里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扬长避短,用运筹学等方法 建立模型和图表和绘画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历经,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费用以及最好的服务,组织好物品的运输和配送活动,避免不合理运输情况和次优化的出现。 现代物流优化方法:从“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发展健康、效益显著”的总体目标出发,选择合理的物流程序及设施、设备,整体优化物流作业,使物流效率化和效益化。 物流运输合理化的作用 ⒈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进程; ⒉节约运输费用; ⒊缩短运输时间; ⒋节约运力 影响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 运输距离; 运输环节; 运输工具; 运输时间; 运输费用 注意从“运输的三原理”去思考 1、规模原理 是指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大,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2、距离原理 是指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费用的增加会变的越来越缓慢,或者说单位运输距离的费用减少,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的距离有关。 3、速度原理 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 运输方式的选择 货物的品种; 运输期限; 运输成本; 运输距离; 运输批量; 运输方式 上述六个条件中,运输货物的品种、运输批量和运输距离等三个条件是由货物自身的性质和存放地点决定的,因而属于不可变量。与此相反,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是不同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重要条件。 (一)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概念:是指违反货物流通规律,从而浪费运力和加大运输费用的现象。 表现: 1)返程或起程空驶; 2)对流运输; A、明显的对流运输; B、隐蔽的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4)倒流运输5)重复运输 6)过远运输 7)运力选择不当 弃水走陆; 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 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 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9)超限运输(二)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从合理运输的五要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去思考。 有效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2)减少劳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4)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 5)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 6)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7)“四就”直拨运输; 8)合整装载运输; 9)提高技术装载量 ++运输方式的选择 选择运输方式时必须综合考虑,要权衡运输系统所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使用单一运输手段,也可以将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手段组合起来。 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应以运输机具的的服务特性作为判断的基准。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是: 运费——高低。 运输时间——到货时间长短。 频度——可以运配送的次数。 运输能力——运量大小。 货物的安全性——运输途中的破损及污染。 时间的准确性——到货时间的准确性。 适用性——是否适合大型货物运输。 伸缩性——是否适合多种运输需要。 网络性——和其他运输机具的衔接。 信息——货物所在位置的信息。必须注意的是:运输服务与运输成本之间、运输成本与其他物流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关系。 4.2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最短路径法(定路线方法) 已知一个由链和节点组成的网络,其中节点代表由链连接的点,链代表节点之间的成本。最初,所有的节点都没有经过求解,也就是说,没有通过各个节点明确的路线。已解的结点是在某一路线上的,开始时只有起点是已解的节点。通过n次迭代,找到最短路径。 参见书本P85例4-1 VSP(Vehicle Scheduling Program)规划法 (又称“节约里程”法) 配送中心P向A和B两地用户送货,它们彼此之间的道路距离为a、 b和c,最简单的配送方法是利用两辆车分别为A、B客户配送;此时,如图1(2)所示,车辆运行距离为D1=2a+2b, 若按图1(3)所示改用一辆车巡回配送,运行距离为D2=a+b+c, 若道路没有 什么特殊情况,可以节省车辆运行距离为?D=(2a+2b)—(a+b+c)=a+b—c0 VSP规划法的基本规定 货物之间不存在忌装性; 各用户的位置及需求已知; 运输方有足够的运输能力; 方案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到货时间要求; 不使车辆超载; 每辆车每天的总运行时间及里程满足规定的要求; 每个用户都只有一条运输线路通过 使用VSP规划法的注意事项 适用于顾客需求稳定的配送中心; 充分听取司机及现场工作人员的意见; 各配送路线的负荷量尽量调整平衡; 不可忽视在送达用户后需停留的时间; 对于VSP法,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软件包都比较完备,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配送网络应利用计算机进行规划设计。 * * 物流运输合理化 单位货物运输成本 装载重量 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