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与评价――以珠海市为例.pdf

发布:2017-08-05约3.01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6): 2224-2229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与评价 ——以珠海市为例 * 陈栋为,陈晓宏 ,孔兰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研究了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消耗、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该影响的量化方法和量化指标,将生态足迹法引入区域 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构建珠海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分析计算水资源供给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并对 该地区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生态盈亏和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珠海市水资源系统呈现生态亏损,亏损率为 37% , 水资源生态承载呈现超载现象,珠海市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增长对区域水资源的生态承载压力较大。研究结果还表明,将 生态足迹模型运用到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地方尺度具有适用性。 关键字: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09 )06-2224-06 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客 水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水资源 观存在的系统,如何有效测度区域水资源对“ 自然 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影响着方方面 —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水 面的人类活动。该模型将水资源供给人类社会各方 资源生态承载力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4]。生态足迹方 面的活动,各个用水项的用水量换算成各类土地的 法可估算人类对自然资产的占用程度和研究区域 承载能力,作为生态足迹供给模型。以人类社会各 的综合承载力,同样也可以估算人类对水资源的开 个行业居民消费项换算成各类土地的承载能力,作 发利用程度以及水资源本身承载“ 自然—社会—经 为生态足迹消费模型,对于承载要素主要考虑水资 济”复杂巨系统的能力,并用具体生物物理指标来 源消费系统内各项,其他要素如人们对水产品的需 测量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处于生态系统 求和水资源维持空气湿度等方面,由于影响程度较 承载力范围内,达到定量测量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 小且数据收集难度大暂不纳入模型考虑。 力目的。 1.1 生态足迹供给——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 目前生态足迹应用研究多集中在区域经济社 水资源的本质特征包括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 会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评价领域,有关单项资源的 生性三个方面,有效性是指,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 生态足迹研究较少[5-8] ,应用生态足迹法对自然界和 态环境具有效用的水分均可以看作是水资源,根据 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水和水资源的研究目前鲜有 有效性准则定义的水资源包括了降水中的有效部 文章涉及,本文将基于生态足迹法,采用珠海市的 分和径流性水资源,是一种广义水资源[11]。在广义 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数据,构建珠海市水资源生态 水资源范畴内可以将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WEC) 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现有的水资源供给对区域经 表达为将水的各个效用反映到各类土地(本文将生 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足迹 产性土地分为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 评价方法对该地区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 和化石燃料用地 6 种类型)的承载能力,不同类型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