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版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法.doc

发布:2017-08-08约2.7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检 验 操 作 程 序 文件编号: 页号:1/4 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法标准操作程序 版本号: 生效日期: 文件内容: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2 2、引用标准……………………………………………………………………………………2 3、简介…………………………………………………………………………………………2 4、仪器…………………………………………………………………………………………3 5、试剂…………………………………………………………………………………………3 6、操作程序……………………………………………………………………………………3 7、注意事项……………………………………………………………………………………4 8、更改信息……………………………………………………………………………………4 颁发部门: 分发清单: 。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核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部门 质量部QC 质量部QC 质量部QC 质量部QA 质量副总 姓名 签名 日期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描述了更改信息。 本程序适用于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R “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P241“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法”。 3 简介 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R)是检查制药用水中所含有机碳的总量,进而间接控制其有机物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制药用水中的有机物质一般来自水源、供水系统(包括净化、贮存和输送系统)以及水系统中菌膜的生长。总有机碳检查也被用于制水系统的流程控制,如监控净化和输水等单元操作的效能。 由于有机碳种类很多,直接测定有机碳含量比较困难。因此,都需要将有机碳氧化成无机碳才能测定。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的原理是水中的有机物质分子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CO2),检测所产生地二氧化碳的量,然后计算出水中有机碳的浓度。制药用水中存在无机碳和有机碳两种形式的碳,无机碳的来源可能是水源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和碳酸氢盐等。测定总有机碳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方法是从测定的总碳(TC)减去所测得的无机碳(IC),得总有机碳含量(TOC)即TOC=TC-IC。第二种则是在氧化过程之前先去除无机碳,去除无机碳的方法通常是调整水样pH值至3.0以下,使水中的无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通过气体挥发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然而在吹洗去除无机碳的同时也有部分挥发性有机物被吹出,将该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再捕集,氧化成二氧化碳后测得挥发性有机碳(POC),将其他非挥发性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后测得非挥发性有机碳(NPOC),总有机碳为挥发性有机碳与非挥发性有机碳的和,即TOC=POC+NPOC,在制药用水中POC的含量极微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其NPOC就近似等同于TOC 通常采用蔗糖作为易氧化的有机物,1,4-对苯醌作为难氧化的有机物,按规定配制其对照品溶液,在总有机碳测定仪上分别测定相应得响应值,以考察仪器的氧化能力和 系统的适用性。 4 仪器 总有机碳测定仪主要由进样器、氧化单元、二氧化碳测定单元、控制系统和数据显示系统等部分组成。 4.1.进样器一般采用蠕动泵,可避免进样过程中的污染。 4.2.氧化单元根据氧化方法的不同,有不同的结构。氧化方法有燃烧氧化法、过氧化物氧化法、紫外氧化法等。燃烧氧化法通过燃烧将碳转变成二氧化碳后进行检测,对难氧化物的 氧化效率比较高,一般用在中、高浓度的样品;过氧化物氧化中最常用的氧化剂为过硫酸盐,氧化过程中可辅以加热、加压、紫外照射等来提高氧化效率,其氧化能力也比较高,适用于中低浓度样品的检测;紫外氧化法的原理是通过紫外光照射在供试液上,将有机物完全氧化。由于紫外氧化对高浓度(总有机碳浓度大于2.5mg/L)的样品和含有难氧化物的供试液的氧化效率低,因此,对总有机碳含量高的供试品不能仅用紫外氧化法。 4.3.二氧化碳检测单元通常采用非色散红外光吸收发、直接电导法和薄膜电导法、电阻法等。 5 试剂 5.1.总有机碳检查用水 应采用每升含总有机碳低于0.10mg,电导率低于1.0μS/cm(25℃)的高纯水。所有总有机碳检查用水与配制对照品溶液及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用水应是同一容器所盛之水。 5.2.蔗糖对照品溶液 除另有规定外,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蔗糖对照品适量,精密度称定,加总有机碳检查用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升中约含1.20mg的溶液(每升含碳0.50mg) 。应临用新制。 5.3.1,4-对苯醌对照品溶液 除另有规定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