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初中信息技术 第八课 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说课稿1.docx

发布:2025-03-20约3.9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初中信息技术第八课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第八课,内容为“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本节课紧接前几节课的电子邮件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掌握OUTLOOKEXPRESS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收发、管理和编辑电子邮件。课程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实际教学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OUTLOOKEXPRESS的使用,学生能够提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沟通和协作。同时,课程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互联网的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的网络使用基础。然而,对于OUTLOOKEXPRESS的具体操作,多数学生可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操作经验相对缺乏。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普遍持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操作技能。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偏于动手操作的学习者,也有偏好理论学习的学习者。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OUTLOOKEXPRESS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软件界面和操作流程的不熟悉;二是邮件撰写和格式设置方面的技巧不足;三是网络连接和邮件发送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而感到困惑和挫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OUTLOOKEXPRESS的基本操作步骤,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识。

2.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邮件收发的理解。

3.讨论法: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讨论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OUTLOOKEXPRESS的操作界面和功能,直观教学。

2.在线操作演示:通过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实时展示邮件收发的全过程。

3.实践软件:使用OUTLOOKEXPRESS软件,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练习操作。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你们收到过电子邮件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讨论电子邮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回顾旧知:教师简要回顾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以及互联网的基本操作,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OUTLOOKEXPRESS的界面布局、账户设置、邮件撰写、发送、接收、管理等功能。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具体的邮件撰写、发送和接收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各个功能的使用方法。

互动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如“如何设置邮件过滤器?”或“如何使用签名文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尝试解决问题。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如设置邮件账户、撰写和发送邮件、接收和处理邮件等。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课堂,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OUTLOOKEXPRESS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场景。

回顾重点:教师强调邮件收发的注意事项,如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垃圾邮件等。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尝试在OUTLOOKEXPRESS中设置一个新账户,并撰写一封邮件发送给老师;

(2)收集并整理5封有趣的电子邮件,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3)思考如何利用OUTLOOKEXPRESS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6.拓展延伸(约10分钟)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如何利用OUTLOOKEXPRESS进行团队协作?”或“如何使用邮件附件进行文件共享?”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布置课后拓展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OUTLOOKEXPRESS的高级功能,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7.课堂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给予评价和反馈。

课后评价:教师通过作业批改、课后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2.在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时,教师要加强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