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 基础过关复习集训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机械效率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机械效率(2分) 考点 热机效率 考点清单 ◎理解机械效率;会设计实验测定简单机械的效率. 1. 三种功 (1)有用功:无论是否使用机械必须要做的功,用①____ 表示.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并非我们需要又不得不做的功,用②______表示. W有 W额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用③________表示,W总=④______________. 2. 机械效率 (1)定义:⑤__________跟⑥________的比值,用符号⑦______表示. (2)公式:η=⑧______. (3)特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⑨____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⑩______1的,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W总 W有+W额 有用功 总功 η 小于 小于 (4)机械效率的意义:充分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对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改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有用功一定时,减少额外功(减少机械重力、?________摩擦). 3. 机械效率的计算 [四市2017.30(2)](见常考类型剖析方法指导) 减小 机械效率相关计算(重点) 常考类型剖析 类 型 例1 (2017南京)如图所示,物体重180 N,动滑轮重10 N,小明用100 N的拉力(方向不变)将物体匀速提升2 m,用了10 s,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J, 额外功是_____J,拉力的功率是 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 例1题图 360 40 40 90% 例2 (2017达州)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重为30 N的物体A匀速前进0.2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 m;若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 N,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 J;若实际拉力F=4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例2题图 【解析】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n=3,物体移动距离为s物=0.2 m,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3s物=3×0.2 m=0.6 m,拉力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Fs=9 N×0.2 m=1.8 J;拉力做的总功W总=Fs=4 N×0.6 m=2.4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75%. 【答案】0.6 1.8 75% 例3 (2017烟台)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 m长的斜面,把120 kg的重物提高1 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若实际用力为500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g取10 N/kg) 例3题图 【解析】假设斜面很光滑没有摩擦,则工人没有做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即FL=Gh,F×3 m=120 kg×10 N/kg×1 m,F=400 N;若实际用力为500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 ×100%= ×100%= ×100%=80%;由于额外功W额=W总-W有用=F实L-Gh=500 N×3 m-120 kg×10 N/kg×1 m=300 J,则摩擦力f= =100 N. 【答案】400 N 80% 100 N 物理量 简单机械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物体G 上升高 度为h ,所做 的功 W有=Gh 拉力F移动s所做的 功W总=Fs(s=nh ,n为动滑轮上承 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若不计绳重 和摩擦,因nF =G+G动则 ,物体越重, 机械效率越高) 拉力F移动的距离 为s,所做的功W总 =Fs 物理量 简单机械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有= fs物 拉力F移动s所做的功W总=Fs=Fns物 实验突破 实 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实验原理(η= ) 2.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方式(竖直向上缓慢匀速拉动)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 点 命 题 4.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使用同一滑轮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提升相同高度 5.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6. 有用功、总功的计算(W有=Gh、W总 = Fs) 7. 机械效率的计算 (η= ) 8.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利用η= 求机械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