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又如: 小班目标: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中班目标:会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 大班目标:会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目标内容一致,体现连续性;但目标难度有差别,体现阶段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年龄阶段目标可以凸显大班、中班、小班科学活动的儿童发展差异,提出符合各年龄儿童的活动目标,但是它仍不够具体,依然不具有具体指导设计和开展活动的功能。 如:“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如何帮助?简单到什么程度?具体是些什么工具?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 在科学教育中,这种“单元”一般有两种。 1.以时间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可简称“时间单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科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中以时间为单位的科学教育目标一般有月科学教育目标和周科学教育目标。 【例1】幼儿园小班10月份的科学教育目标 愿意接触大自然 有好奇心,喜欢模仿、摆弄。 认识易于接触的动物“兔子”,了解其主要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认识易于接触的植物“一串红”,了解其主要外形特征。 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部位“脸”,学习如何保护。 【例2】幼儿园大班4月份第3周科学教育目标 继续发展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了解人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基本的自我调节、保护健康的方法 了解人类的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2.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这种单元活动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是在一组有关联的科学教育活动全部结束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幼儿园中科学教育主题的的依据也是多样的,有的是以季节为主线构建主题;有的则以自然科学现象为主题;也有的以人的活动为主线构建主题。 【例1】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水”的科学教育目标 有观察水和探究水的兴趣。 在玩水的系列操作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知道生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学习边观察边操作,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能及时观察和发现在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有趣现象,并能努力探究原因。 所需时间:约一周 【例2】单元活动:春天里的快乐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春天带来的快乐。 2.懂得爱护环境,不摘花、踩草坪。 3.喜爱美丽的春天,能够用多种形式表现对春天的热爱。 4.喜欢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 5.发展动手能力,学习用多种材料和形式制作。 6.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在人前大胆表现。 活动所需时间:大约六周 春天里的快乐 我们爱春天 我爱春天 春天里的游戏 春天真美丽 美丽的春天 春天的秘密 春雨 春天穿什么 春天的故事书 春游活动 我和小花 花儿好看 喂养小动物 桃花姐姐 美丽的蝴蝶 春天的草地上 春天来 美丽的春天 蝴蝶飞 我眼里的春天 找春天 和柳树做朋友 桃花开了 春天的儿歌 和动物做朋友 该类目标指导的对象是数次活动,目标较之“总目标”和“年龄目标”更具体、详尽。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具体开展单元中的某个活动时,需要根据单元目标再次细化。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一般是指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预期目的。 这种目标可以指导活动计划的拟定、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环境的创设、活动方法的采用;也能用这些目标来评价活动与教师。它们对具体活动的组织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例1】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蚕豆荚”目标 (1)有主动感知物体——蚕豆荚的兴趣。 (2)能发现蚕豆荚的基本特征。 (3)能根据物体大小进行简单分类。 【例2】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扇子”目标 (1)知道人们可以用扇子来扇凉风降温、遮阳,还可以当做工艺品。 (2)了解扇子有各种不同的材质、造型、图案。 (3)欣赏各种不同的扇子,初步感受传统工艺品的美。 (4)在观察中用比较的方法,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表述 (一)教育目标表述的形式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形式多种多样。若从教育活动的主体看,主要有两种方式:表述教师的行为和表述幼儿的行为。 前者从教师的行为出发,说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做什么 如“为幼儿提供……”“示范……的操作方法” 。 后者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幼儿的行为变化,由于对于儿童的学习有不同取向的目标,所以,具体表述儿童的学习变化又包括以下两种形式: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变化的结果来设计目标,它指向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目标设计中关注的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 尝试区分以下目标的区别: “能区分小雨、大雨、雷雨,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让儿童感受雨、激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