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ppt

发布:2019-08-14约2.45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 A.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D 4、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 ) A.f6cm          B.6cmf18cm C.9cmf12cm         D.18cmf24cm C 5、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中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A.缺少中部           B.变小 C.性质不变,像变暗      D.变大 C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一、探究课题: 像的大小、倒正、虚实是否和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二、猜想: 当物体距离镜头较远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物体距镜头较近时,在光屏上成一个较大的像。如果物体距离镜头很近时,则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此时在光屏上找不到像。或像的大小,倒正,虚实与物距有关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光具座 三、实验器材 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四、实验思路: 物体首先在2F之外,然后在2F和F之间,最后在F以内。记下每一次的物距和像距,以便研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大小、虚实、倒正)。我们在实验时候,将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透镜的两侧。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像的变化 虚实 大小 倒正 u2f fU2f Uf 五、设计表格: U=2f U=f 蜡烛 调节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与烛焰中心在同一高度. 组装并调整器材: 凸透镜 光具座 光屏 目的:使物体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物距u 像距v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 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物距: 六:实验步骤: 1、测焦距:将透镜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放置一张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又小又亮的光斑,测量光斑到透镜的距离,既是焦距。f=10cm,2f=20cm 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f f f 2f 2f f f 2f 2f f f 2f A′ B′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A B 成像光路图对较好的学生要求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fv2f v=2f v2f 倒 缩小 实像 相反 倒 等大 实像 相反 倒 放大 实像 相反 — — 不 成 像 正 放大 虚像 相同 归纳实验: 一、两个分界点:(针对于物距) (1)焦点:实像(大于焦点)和虚像(小于焦点)的界限, (2)2倍焦点:放大(大于2倍焦点)和缩小(小于2倍焦点)的界限。 二、一个重要结论: (1)物体在焦距之外,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实像越大,像就越远离透镜。 (2)物体在焦距之内,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虚像越小,像越靠近透镜。 照相机 幻灯机 放大镜 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 像距 像的特点:倒立、缩小、实像; 物距 >像距 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 规律一: 规律二: 物距大于焦距时 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在减小,像也随之减小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在增加,像也随之增大 物距小于焦距时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减小 规律三: 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物、像异侧 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物、像同侧 规律四: 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焦点以内成虚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象。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 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 1、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 、 的 像,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 若把物体放在12厘米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可在透镜上得到一个 、 的 像,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 若把物体放在距透镜6厘米的地方,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那么能成一个 、 的 像,应用是 。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倒立 实 放大 投影仪 不能 正立 放大 虚 放大镜 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