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产规划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将总生产能力列的生产能力数字放到“未用生产能力”一列。 (2) 在第1列(即第一时段)寻找成本最低的单元。 (3) 尽可能将生产任务分配到该时段,但不得超过该时段所在行的未使用生产能力的限制。 (4) 在该行的未使用生产能力中减掉所占用的部分,结果为余下的未使用生产能力(注意剩余的未使用生产能力绝不可能是负数,如果是负数,说明在该生产能力的约束条件下无可行解,必须增加生产能力)。如果该列仍然有需求尚未满足,重复步骤(2)-(4),直至需求全部满足。 (5) 在其后的各时段重复步骤(2)-(4),注意在完成一列后再继续下一列(不要同时考虑几列)。 图表法-基本步骤 例题: 某冰箱生产厂家,生产某品牌冰箱的需求预测,有关成本和生产能力数据如表4-6, 4-7,4-8所示。期初库存为400台,所期望的期末库存为300台。请用图表法制定生产计划。按照该厂的经营方针,不允许任务拖期和库存缺货。 计划结果 表4-10 冰箱生产计划 根据表,该计划的总成本是各单元生产任务乘以单元单位成本之和,即: 第1季度: 1200×80+400×84+250×138=164100 第2季度:2000×80+250×134=193500 第3季度:2100×80+250×130+150×140=221500 第4季度:1800×80=144000 总成本为723100元 方案一:平稳的生产和可变的库存 累计需求 方案2 时间 累计值 生产需求的两种平衡方案 方案1 需求/预测 生产状况 库存水平 编制生产规划(PP)时三方面因素的平衡 方案二:可变的生产和平稳的库存 平衡方法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平稳的生产和可变的库存,即在保持生产平稳时考虑改变库存以满足需求。 优点:保持生产均衡 缺点:一段时间内将供不应求,这样将招致缺货的损失,另一段时间内供过于求,将造成积压库存损失。 方案二:可变的生产和平稳的库存,即在保持库存平稳时考虑改变生产以满足需求。 优点:库存或缺货损失最小 缺点:生产不均衡,有时紧,有时松,这样将导致加班或其他损。 基本思想 在生产计划大纲的编制过程中,当确定产品系列的生产量时,要考虑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占用多少有效资源(物力、劳力、和设备),如果资源不足,应协调这些差距。 要用哪些资源来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是否存在足够的资源来生产需要的产品? 如果资源不够,将如何协调这种差距? 资源需求计划 资源需求计划的过程: 建立资源清单; 计算资源需求; 比较可用资源和资源需求; 协调可用资源和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 撰写生产规划大纲 资源需求计划的编制方法: 资源清单法 能力计划系数法 (1)建立资源清单 (2)计算资源需求 (3)比较可用资源和资源需求 -1.66 -73 (4) 协调可用资源和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 物料短缺:增加物料购买、减少生产总量、用其他供给源、用替换物料。 劳动力短缺:安排加班、雇用临时工、转包、减少生产总量、调整生产线。 设备短缺:购买新的设备、升级现有设备、转包作业、改变工艺过程、减少生产总量、调整产品类或生产线。 能力计划系数法 能力计划系数法,是通过能力计划系数(Capacity Planning Factor, CPF)来制定资源需求计划,能力计划系数是表示单位生产量占用的制造过程中某种资源数,是利用产量与消耗资源的历史数据进行大致的经验估算,编制过程如下: 利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数据计算CPF 根据CPF和计划产量计算能力需求 假设生产手机的主要过程包括4个主要工序:贴片、测试、压制、成型。在过去6个月中,在一条生产线上,有9个不同型号使用上述生产制造设备,在这4个工序中用了47000个直接工时,完成了这种系列产品5800部手机。生产计划大纲中下两个季度的计划为7000部手机。 【案例】 第四章 生产规划 计划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只有具备强有力的计划功能,企业才能指导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面对市场很好地计划自己的资源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供需矛盾是企业最基本的矛盾,ERP就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的有效的计划与控制系统,紧紧抓住这一基本矛盾,运用模拟的手段进行计划和调整,实现供需平衡。每一层计划均采用下面的具体解决方法: 确定生产目标。 确定生产(或制造)资源。 协调需求和能力之间的差距。 4.1计划的意义 4.2 ERP的计划层次 4.3 生产规划 生产规划(PP,Production Planning)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资源可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