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大莲湖水源地污染的生物学评价与生态修复建议.pdf

发布:2019-05-23约2.49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esources Science 第33卷 第2期 2011年2月 2011,33(2):280-285 Vol.33,No.2Feb. ,2011 文章编号:1007-7588(2011)02-0280-06 上海大莲湖水源地污染的生物学评价与生态修复建议 1,2 1 3 3 2 刘兴国 ,刘兆普 ,裴恩乐 ,夏述忠 ,顾兆俊 (1.南京农业大学海洋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 2.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2;3.上海市野生生物保护站,上海200092) 2 摘 要:大莲湖区域是上海市的核心水源地,面积14.6km ,由湖区、养殖池塘、水森林、河网、沼泽地、村落等组 成。近年来,随着该区域污染加重,其水源地功能逐步丧失,并发展成为新的污染源。为配合大莲湖水源地开展 生态修复,2008年7月-8月对大莲湖水源地进行了本底调查,并用污染生物学指标分析了大莲湖水源地不同区域 的污染状况,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建议。调查显示,7月、8月份大莲湖水源地有藻类86种,隶属于7门48属; 有浮游动物24种,隶属于15属;浮游动植物的优势种为席藻(Phormidium sp.),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近邻剑水蚤(Cyclopsvicinus)等,均为耐污染种类。污染生物学分析显示,大莲湖水源地浮游植物 4 的ShannonWiener指数(H’)范围为1.60~1.99,藻类现存量范围为(29~3120)×10cell/L,叶绿素a浓度变动范围为 (7.63~246.91)ug/L,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范围为51.8~84.6,Margalef 多样性指数1.0~10.4,所有生物学指 数均显示大莲湖水源地呈污染状态,但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水森林、养殖池塘和内河网的污染程 度较重,湖区和外河的污染程度稍轻,大莲湖水源地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大莲湖水源地生态修复宜采取布局 重建、沟通水系、恢复湖泊生态功能的修复方法。本研究表明大莲湖水源地已丧失水源涵养净化功能,对大莲湖 水源地实施生态修复对于保护上海市民的饮用水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莲湖水源地;污染;生物学评价;生态修复 1 引言 其水源地功能已基本丧失,且发展成为新的污染源 大莲湖水源地(31°4-31°5N,121°0-120° [2-5]。由于大莲湖地区的特殊区位特点,2005年以 2 来,大莲湖地区被当地政府列入生态修复的重要规 59E)位于淀山湖下游,面积14.6km ,距上海市区约 58km,介于淀山湖与上海市主要饮用水取水口之 划范围,并组织开展了相应的规划工作。为了解大 间,是黄浦江主要源流-拦路港的必经之地。该区 莲湖水源地的本底状况,2008年7月-8月,本课题组 域主要由河湖水面、水森林、养殖池塘、沼泽地、农 织开展了大莲湖水源地本底调查。本文根据大莲湖 田、村庄等组成,其中河湖水面32.3%、沼泽23.4%, 水源地的浮游生物调查结果,用污染生物学指标分 [1] 析了大莲湖水源地不同区域的污染状态,同时结合 池塘30.3%,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