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的经济思想论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格物致知 经世济民
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和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成就的企业家,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以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成功运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儒商文化。
文/黄泰
儒商的最高境界就是格物致知,做到了格物致知就必然会驰骋商场,所向披靡。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管理学中的极品管理。明智的企业家应该掌握格物致知之道,修炼格物致知之道。但当今的企业家,包括以儒商自诩者,大都忽视或者说根本没明白格物致知之道,与道相背。如何将格物致知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绝学发扬光大于今日之企业界,如何才能更好地修炼和运用格物致知之道,创造源源不尽的财富,做一个高境界的企业家?
什么叫格物致知?朱熹将格物致知解释为穷究天下之事物,而尽悉天下之事理。说得通俗些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获得新知。这一解释被以后的众多儒家所继承,成为正统的解说。但孔子老人家的本怀是怎样的呢?也不断有人质疑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曲解了孔子的真意,因为朱熹的看法是很不现实的。人生如此短暂,事物如此纷繁,如何能一一去研究?通过穷索天下事物之理而获得知,即智慧,似乎是很有限的。
现在谈谈企业家该如何格物致知了。首先要明根本。什么是明根本呢?就是你要知道为什么自己每天这么忙,为什么累得要命,为什么事情会这么复杂,为什么信息量无穷无尽向你涌来?别从外面找原因,向外找就错了。佛家有句话说“狂心一歇,歇即菩提”。就是心里不清净不安定才有这么多问题。我打个比喻,人心如同一面镜子,本来是很明亮的,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人来见人,物来见物,这就是前沿科学研究的人的潜能,巨大得惊人,但一般情况是发挥不出来的,为什么发挥不出来?就因为自己的糊涂,把如明镜般的心当成了仓库,拼命往里面装东西,塞得满满的,学习再学习,天天充电,感到很充实,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实在吃了大亏。仓库再大也有个限度,有局限性,而且被你塞得满满的,失去了观照的功能,潜能就发挥不出来了,人的巨大能量就此隐匿了。心烦则意乱,哪个企业家敢说自己从来没烦恼的?即使连很少烦恼的也稀罕,大多天天烦得要命,实在可怜。格物格物,就是把这些垃圾信息从心里格掉,把烦恼也格掉,心就空了,就清净了,潜能就开始发挥出来了,越清净潜能发挥得就越多。
那么怎么来格物呢?就是要经常观照内心,别老是心随着外境跑,今天这个业务要谈,明天那个合同要签,忙个不休,都被异化了还不知道。关键是看得破放得下,虽然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但不执著,认认真真做,做完了就休息别再想了,世事的成败皆有定数,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这就是孔子所谓的乐天知命。颜回穷得那样,还照样快乐无比,就是格物致知的境界。当然光这样还很难做到格物,惯性的力量太大了。我建议儒商也仿效古代的儒家,每天花一定的时间静坐。静坐把心静下来,净化心灵,让自己的妄念一天比一天少。至于如何静坐,我就不讲了,可以去看专门的书籍,请教他人。总之目标要向着格物,要格得心中无一物,那个层次就很高了,往这个目标努力。别再说自己的企业有多少事等着自己去处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等格物修炼到一定程度,处理什么事情都是手到擒来。儒商要培养这个习惯。
格物致知实在是极深邃的道理,不易被长期沉浸在商海的企业家所接受,但它对企业家的助益也是大过任何其他管理方法的,它实际上就是无为而治。为什么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就是格物后的空灵之心,是明来见明,暗来见暗的妙心。只有格物后才能致于无为,心里杂念纷纷怎么可能无为?格物以后人的潜能就被开发出来了,这个知就是无所不为的全知全能的知。到了这个时候,企业家自然可以将种种复杂之事处理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中国的企业家大都想成为儒商,而儒商的最高境界就是格物致知,谁能朝着它精进努力,谁就将成为震古烁今的圣贤儒商!
儒商的10条特点
1.儒商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
2.儒商是把“儒”和“商”相结合的“商”,即把“商”的职业和“儒”的伦理品种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主体。
3.儒商与一般商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
4.儒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说,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从广义说,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道、墨、法、兵家之长的商人。
5.儒商是指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6.儒商分为古代儒商和现代儒商,现代儒商是把“内圣”和“外王”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美德和由市场经济滋生的新的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的价值,实行人格化管理的商人。
7.儒商是把儒家的价值理想与市场运行本身的法则相结合,并能遵循指导市场活动行为法则的商人。
8.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