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质及碳组分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53 卷 第 4 期 2017 年 7 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Vol. 53, No. 4 (July 2017)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086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质及碳组分
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
1,* 1,* 2 1,2,†
杨新宇 林笠 李颖 贺金生
1.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 北京 100871;
2. 高原生物进化与适应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810008;
* 同等贡献作者; † 通信作者 , E-mail: jshe@pku.edu.cn
摘要 自2011年起 ,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实施人工模拟增温和降水改变实验 , 2013年7月采集实验区土壤样
品, 监测土壤物理特性(土壤粒径和pH值) 以及碳组分(全碳、有机碳、可提取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 的变
化, 得到如下结果。 1) 增温显著改变0~20 cm土壤温度和含水量, 增水和减水显著提高和降低0~20 cm土壤含
水量 , 但不影响土壤温度。2) 在0~10 cm土层深度, 增温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 增水降低土壤可提
取有机碳含量 , 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 减水显著增加土壤黏粒比例和可提取有机碳含量 , 降低土壤砂粒
比例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10~20 cm土层深度, 增水显著降低土壤可提取有机碳含量。 3) 增温和降水改变
对土壤测定指标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4)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总体格局发生趋同主要是因为降水
改变, 而不是增温。结果表明, 在未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降水持续增加的情景下, 土壤黏粒比例和可提取有
机碳含量的降低可能会进一步对高寒地区的植物生产力以及微生物群落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土壤粒径; 土壤pH; 土壤全碳; 土壤有机碳; 土壤可提取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中图分类号 S154
Effects of Warming and Altered Precipitation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arbon Pools in a Tibetan Alpine Grassland
1,* 1,* 2 1,2,†
YANG Xinyu , LIN Li , LI Ying , HE Jinsheng
1. Key Laboratory for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art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