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讲师管理制度汇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部讲师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 则
为更好地通过培训开发员工潜力、提高工作绩效、传播企业文化、促进员工职业化,组织建立公司内部的高素质稳定的讲师队伍,明确内部培训讲师的职责、权利、任职资格、考核办法、报酬待遇,形成规范化的培训讲师管理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二、内部讲师的组建及选拔
第一条 内部讲师是指公司内部除负责原职位工作职责外,还承担部分培训课程教学的员工。公司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内部讲师进行选拔。
第二条 各级部门经理皆担负有培养员工的责任,是内部讲师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凡在管理、业务、专业知识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或特长,工作业绩突出,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的人员,可参加内部讲师选拔。
第三条 内部讲师选拔程序:
(一) 公司每年组织内部讲师的选拔工作,由各部门推荐或个人自荐,填写《内部培训师报名表》,由各部门经理审核,报人力资源部审核。
(二) 人力资源部初步审核后,组织报名人员进行演讲或试讲,各部门相关岗位主管及公司领导评分,确定内部讲师人员名单,报总经理审批。
第四条 内部讲师根据行业背景、专业知识、授课技巧等方面的综合评定分为三级,分别为高级讲师、中级讲师、初级讲师。升级需通过内部讲师资格评审,填写《内部培训师升级申报表》。申请上一等级讲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是:
(一)需在一年内完成在原级的最低有效授课时数(计算范围为公司委托讲授的课程)如下表:
级 别 初级讲师 中级讲师 高级讲师 申请上一等级的最低有效授课次数 10 16 22 (二)在上述的授课时数内课程的效果评估平均在80分以上;
(三)讲师在原有等级申请上一职级时,必须具备上一职级的工作能力,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条件可参考本文第三节内容。
(四)满足以上条件的讲师可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内部培训师升级申报表》,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平时对学员抽查的培训效果、讲师的授课水平作最后审批。
第五条 各店、各部门应积极协助与支持内部讲师的授课管理与培养工作。
三、内部讲师的待遇
第六条 内部讲师的授课可享受授课费,按如下标准付费:
级别 初级讲师 中级讲师 高级讲师 授课费标准(元/次) 工作时间 30 45 60 非工作时间 40 55 70 每年辅助资料费补助 200 300 400 发放授课费的课程必须为人力资源部统一安排并经人力资源部考核合格的课程,发放时间为课程结束后1个月内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统一申报与支付。
第七条 以下情况不属于发放授课费的范畴:
(一)各类公司、部门会议、活动;
(二)管理层、各部门经理等对本部门人员开展的例行的经验及知识分享、交流、指导。
(三)试讲、经验交流、其它非正式授课。
(四)本职工作的工作职责要求的授课。
(五)授课时间不足1小时的课程。
第八条 内部讲师可旁听公司所有培训课程,如有必要,可申请参加与自身授课内容相同的外出培训。
第九条 人力资源部将每年组织一至二次全体内部讲师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或聘请资深人员或外部专家指导、培训,以提高内部讲师的授课水平。
四、内部讲师工作职责及入职资格
第十条 内部讲师必须参与课程的前期培训需求调研,开发设计课程有关的资料,如培训标准教材、辅助材料、案例及游戏、授课PPT演示文档、试卷及标准答案等,并定期改进以上资料。
第十一条 内部讲师以培训效果为导向,所需相关的、合理的培训资源可向人力资源部反馈申请(如必要教材的购买、场地、器材的配套等)。
第十二条 辅助学员制定培训后的行动改进计划。
第十三条 内部讲师组织的教材、教案,归公司所有,公司有权在企业内部网上发布,供学员下载。
第十四条 内部讲师必须参与考后阅、评卷工作、后期培训跟进、答疑等工作,协助课程组织工作;对其他讲师的授课技巧、方法、案例、课程内容等提出改进建议;协助人力资源部完善岗位培训课程体系。
第十五条 内部讲师作为本职专业的先导者,可为人力资源部提供外部优秀的、有价值的培训信息,并填写《外部培训信息收集表》反馈到人力资源部,这些培训信息可考虑作为内部讲师或者公司员工的培训内容。
第十六条 公司内部讲师队伍的所有人员必须接受《内部培训师培训》的课程培训,《内部培训师培训》课程共分为三个级别(初、中、高),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根据内部讲师的发展情况筛选接受培训的讲师名单。
所有接受《内部培训师培训》的内部讲师在培训后必须制订行动改进计划,根据培训所学针对性地改进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实施。
第十七条 内部讲师入职资格
初级内部讲师入职资格
课程等级 讲授的课程为基础类课程。 课程开发 把握学员需求,能整理开发出切合实际需要的教材。 业务指导能力 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掌握相当的专业知识,能在实际工作中指导基层员工进行规范性工作。 中级内部讲师入职资格
课程等级 讲授的课程属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