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源地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实施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 地下水调查评估培训讲义材料
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水源地培训讲义
(2013 年)
技术组
二〇一三年五月
目 录
1.总论 1
1.1 目的意义 1
1.2 工作任务和要求 1
1.2.1 主要任务 1
1.2.2 主要要求 2
1.3 技术路线 2
1.4 调查方法 4
1.5 相关标准及规范 5
2.水源地清单完善 5
2.1 完善清单 5
2.2 水源地清单信息 5
2.3 成果要求 6
2.4 质量控制 6
3.遴选重点调查水源地 6
3.1 重点调查水源地的遴选原则 6
3.2 成果要求 7
3.3 质量控制 7
4.重点调查水源地信息收集及整理 8
4.1 目的与步骤 8
4.2 成果要求 10
4.3 质量控制 10
5.水源地调查区划定 10
5.1 划定方法 10
5.2 成果要求 11
5.3 质量控制 11
6.监测井的布设 11
6.1 监测点布设原则 11
6.2 监测点数目 12
6.3 布设步骤 12
6.3 成果要求 12
6.4 质量控制 13
7.采样分析 13
7.1 监测指标 13
7.2 成果要求 14
7.3 质量控制 14
8.水质评价 15
8.1 地下水质量评价 15
8.2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 15
8.3 问题和成因分析 16
9.典型案例评估 16
10.总报告编制 16
11.组织实施 17
11.1 组织形式 17
11.2进度安排 20
12.预期成果 20
13.附件 20
13.1 附表及填表要求 21
13.2 饮用水水源地编码方法 33
1.总论
1.1 目的意义
为贯彻《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2020 年)》,落实《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
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 (环办[2011]102 号) 的要求, 积极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
摸清我国地下水基础环境质量现状。
2013 年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紧紧围绕《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2020 年)》
和《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 (环办[2011]102 号)整体部署,重
点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调查工作及评估准备工作,选择典型案例地区开展评估和
污染修复研究,为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借鉴,为全国地下水污染控
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工作任务和要求
1.2.1 主要任务
本次调查评估范围包括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所有省级、
市级和县级管辖地区。 2013 年地下水水源地调查对象为 1635 个县级政府所在的城镇及以上集中
式地下水水源地。其中几个重要定义如下:
本方案中的城镇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是指服务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不含城关镇以
外的中心镇、重点镇、建制镇等)的水源地。重点调查水源地是指根据筛选原则遴选出来作为本
次调查评估的水源地,每个省市重点调查水源地的数目可为一个或多个。
各省(市、区)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