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水源地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实施方案.doc

发布:2017-10-09约2.2万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地下水调查评估培训讲义材料 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201年) 二〇一年月 1.总论 1 1.1目的意义 1 1.2工作任务和要求 1 1.2.1 主要任务 1 1.2.2 主要要求 2 1.3技术路线 2 1.4调查方法 4 1.5相关标准及规范 5 2.水源地清单完善 5 2.1完善清单 5 2.2水源地清单信息 5 2.3成果要求 6 2.4质量控制 6 3.遴选重点调查水源地 6 3.1重点调查水源地的遴选原则 6 3.2成果要求 7 3.3质量控制 7 4.重点调查水源地信息收集及整理 8 4.1目的与步骤 8 4.2成果要求 10 4.3质量控制 10 5.水源地调查区划定 10 5.1划定方法 10 5.2成果要求 11 5.3质量控制 11 6.监测井的布设 11 6.1监测点布设原则 11 6.2监测点数目 12 6.3布设步骤 12 6.3成果要求 12 6.4质量控制 13 7.采样分析 13 7.1监测指标 13 7.2成果要求 14 7.3质量控制 14 8.水质评价 15 8.1地下水质量评价 15 8.2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 15 8.3问题和成因分析 16 9.典型案例评估 16 10.总报告编制 16 11.组织实施 17 11.1组织形式 17 11.2进度安排 20 12.预期成果 20 13.附件 20 13.1附表及填表要求 21 13.2饮用水水源地编码方法 33 1目的意义 为贯彻《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落实《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102号)的要求,积极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摸清我国地下水基础环境质量现状。 2013年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紧紧围绕《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和《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102号)整体部署,重点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调查工作及评估准备工作,选择典型案例地区开展评估和污染修复研究,为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借鉴,为全国地下水污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2工作任务和要求 1.2.1主要任务 本次调查评估范围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所有省级、市级和县级管辖地区。2013年地下水水源地调查对象为1635个县级政府所在的城镇及以上 本方案中的城镇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是指服务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不含城关镇以外的中心镇、重点镇、建制镇等)的水源地。重点调查水源地是指根据筛选原则遴选出来作为本次调查评估的水源地,每个省市重点调查水源地的数目可为一个或多个。 各省(市、区) 1、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清单完善 2、重点调查的水源地遴选及调查评价 基本属性、管理状况、水质状况、敏感点(或风险源)等 3典型案例评估 选择污染严重、风险较高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评估 4、数据采集上报在2011年初步建成的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数据库、数据采集以及评估系统,改进地下水信息化标准规范,编制地下水成果图件,建成满足地下水调查评估需求的信息平台。(1)明确职责,部门协作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财政部会同其他有关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要密切配合,沟通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地方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总负责,落实牵头部门,协调省、市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2)技术支持,质量控制 技术组技术指南,地下水,为开展调查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精心组织,深入调查 各省(市)要制定相应的调查评估实施方案,结合技术组共性要求,发挥积极性,精心组织实施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工作,配合技术组开展典型案例地下水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南的完善工作,汇总分析省(市)调查评估成果。3技术路线 本次调查评估的技术路线见下图。 图1-1 全国水源地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路线 1.4调查方法 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基础上,以地面调查为主,根据任务需要,结合调查精度、工作目的等,有选择的选择以下调查方法。 (1)遥感技术 在区域调查中,宜选用TM和环境卫星遥感数据,用于区分地貌类型、地质构造、水体、地下水溢出带、土地利用变化等。 在场地调查中,宜选用高分辨率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用于识别点、线、面污染源,如城市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的堆放规模、工业企业布局等的调查。 (2)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要查明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发生源(人为污染源包括点源、线源和面源)的类型、污染物的特征和主要组成,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空间分布,污染物接纳场所的特征(包括废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