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维动画专业的大学生实践创新研究
摘 要: 大学生创新项目是我国在校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等的工作,主要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三维动画是近三十年发展出来的艺术分支,作者作为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首部三维相声动画〈智商〉》团队的指导老师,完整地参与指导了该项目。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项目的总结,探讨我国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如何实现实践创新,起到开拓思路、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三维动画专业 大学生实践创新 三维相声动画
大学生创新项目是我国在校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对于三维动画这样的艺术类专业在创新方面一直存在一个悖论,与理科不同,理科要创新发明需要很多的积累,大量的实验,而艺术的天职就是创造。提到艺术类专业,似乎天生就是和创新相连的,似乎很容易,但是艺术的创新极其困难,比如创作了一幅画,可以说是创作,但是又不能说是创新,因为这类作品,古人早已有之,我们创作出来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前人创作过的,要想创新,极其困难。
三维动画是近三十年发展出来的艺术分支,本身就是国外实践创新的产物,国内的三维动画可以说是站在国外巨人的肩膀上的,起点很高,但创新更难。笔者作为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智商》的指导老师,全程跟踪参与指导该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让学生得到锻炼,笔者作为指导老师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项目的总结,探讨我国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如何实现实践创新。
一、项目简介
相声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曲艺节目,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俳优”,一直是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其受欢迎程度,从近几年春晚上,相声这种语言类节目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可见一斑。为了发扬这门艺术,CCTV-3套于2004年10月8日推出了创新的二维相声动画《快乐驿站》,如今这一品牌已深入人心,但是迟迟未见到国内有人使用三维技术来制作相声动画。
金山相声社是本学院的一个相声团体,也是宜兴唯一的相声艺术团体,虽然创办时间很晚,但发展很快,通过每周五定期举办的“周五相声俱乐部”,每月举办一届的“金山杯”相声大赛,每天在校广播站播放的“金山喜乐吧”,网络上播放的“金山那点儿事儿”系列人物访谈节目,已经形成一定的效应,在学院师生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并入选2011-2012年度无锡市十佳(优秀)大学生社团。目前金山相声社已经迈出宜兴,走向江苏。
《智商》三维相声动画制作团队很多成员就来自该相声社,他们对传统艺术相声有着强烈的爱好。同时,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都是本院数字艺术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三维动画方向的学生,三维动画是他们的专业,因此,很自然地就想到把爱好和专业结合,于是制作三维相声动画这样的一个点子就应运而生。
二、项目实施情况
作为本次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三维相声动画《智商》的制作,是本次的重点,本片长度为三分钟,将传统相声艺术内容和三维动画的艺术形式加以结合,简言之就是新瓶装旧酒的一种艺术创新。通过这个片子,既能发扬传统相声艺术形式,又能考验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更是为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事业添砖加瓦。
首先,在相声段子挑选上,本团队对大量的已有的相声段子做了细致的删选,不仅要摒弃传统节目中一些不健康的糟粕,还要展现动画夸张的表演和肢体动作的特点,因此像《报菜名》这样的贯口活就被排除在外。还要考虑到时间长度,有的段子,比如马三立的《八十一层楼》(需要前面很长的铺垫最后才把包袱抖出来)不适合。最后选择《智商》这个段子,讲述的是两个小孩,甲让乙猜自己兜里几个鸡蛋:“你猜对了,这3个鸡蛋都给你。”结果乙想了半天:“5个吧。”两个孩子憨傻的萌娃形象呼之欲出。
其次,定下了段子后,就是角色和场景的设计。角色方面因为本次的段子是“金山相声社”的两位指导老师亲自录音,因此形象也是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的。两位指导老师本身就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特别在脸型上,抓住他们的特征设计成一个菱形脸,一个方形脸,以增强喜剧特征。场景方面也花了很多心思,最初设计并制作了两套舞台:一个是传统的老茶馆,一个是现代的剧场舞台。为此,成员还特意到一些茶馆里取实景,拍了很多照片素材,但是感觉几个角色始终在一个舞台上说,过于单调,最后全部推翻,设计成在老北京的四合院。开始由两个演员在门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