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鲁东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发布:2018-12-22约2.46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所属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标准学制: 四年 学科门类: 工学 专业代码:  080601  专业大类: 电气类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适用年级:  2017级 专业负责人: 赵玫 一、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立于2001年, 自办学以来累计培养了2000余名高级技术人才。本专 业面向社会需求分别设立 “电气模块”和 “控制模块”两个专业方向,电气模块方向设立电 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电子装置和系统、特种电机及控制系统等课程,控制模块方向设立计 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课程。专业坚持 “夯实理论基础,突出专业特 色,注重实践能力,激励知识创新”的原则,秉承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理 念,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实干精神、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较强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 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本专业致力于培 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 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能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 运行、 技术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信仰,热爱祖国、热爱 人民。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 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强。  2.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基础理论、 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原理,以及 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管理学等知识。了解电气科学、控制科学以及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基本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动态,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题、前沿及应用领域。  3. 能够综合运用数学、 自然科学、电气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对电气工程问题进行识 别、表达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 的电气系统、单元 (部件)或工艺流程。能够评价专业工程实践或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4. 在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中,具有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  5.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顺利地进行阅读、书写、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具备文献检索、信息资源 利用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领导、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在跨文 化背景下进行顺畅沟通和交流。  7.具备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及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培养规格 通过专业培养,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结构要求 (A)  A1: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管理 学等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法律、历史及公共关系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A2: 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掌握作为工程基础的高等数学、工程 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现代物理、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与本专业 相关的其他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动态; 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题和前沿及应用领 域。  A3: 工具性知识:掌握基本的工具性知识。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仿真工具软件和其 他相关的技术、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及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掌握文献、信息、资 料检索的一般方法。  A4: 专业知识: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