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
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
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
理、电机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
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
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
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
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
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
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2.学位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
拖动、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发电厂电气
部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电工电子实习初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气工程课
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五、专业特色: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兼顾强电与弱电
六、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70学分,
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12.5学分,实践教学26学分,选修课(含通识教育选修课8学分)
31.5学分。自主发展计划10学分。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学总学时类型考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课程课程学核开课
性质编码课程名称分时理实上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单位
(W)论验机式秋春秋春秋春秋春
通识教育课程
02100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32(16)E3马克思主义学院
161001计算机基础2.5402812E2计科学院
261004大学英语A(上)、(下)10160160E55外语学院
261005大学英语A听说(上)、(下)46464E22外语学院
261003高级英语(上)、(下)(8)(128)(128)E(6)(6)外语学院
261006高等数学A(上)、(下)11176176E66数学学院
031001体育(1)~(4)4120120T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