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复习重点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操作系统》课程考试大纲(平顶山学院13级)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功能。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功能: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1)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和内存扩充
2)处理机管理:作业和进程调度,进程控制和进程通信
3)设备管理: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设备驱动和设备无关性
4)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操作的一般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
5)用户接口: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接口
识记操作系统的三种基本类型及特点;
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个人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
1)多道批处理系统
(1)批处理系统的特点:多道、成批
(2)批处理系统的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
(3)批处理系统的缺点:等待时间长、没有交互能力
2)分时系统
(1)分时: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时间的共享。它是通过系统软件实现的。共享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
(2)分时系统的特征:
同时性:若干用户可同时上机使用计算机系统
交互性:用户能方便地与系统进行人--机对话
独立性:系统中各用户可以彼此独立地操作,互不干扰或破坏
及时性:用户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系统的响应
(3)优点主要是:
响应快,界面友好
多用户,便于普及
便于资源共享
3)实时系统
(1)实时系统:响应时间很快,可以在毫秒甚至微秒级立即处理
(2)典型应用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事务处理系统
(3)与分时系统的主要区别:
分时系统 实时系统 交互能力 强(通用系统) 弱(专用系统) 响应时间 秒级 及时,毫秒/微妙级 可靠性 一般要求 要求更高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工作状态;
四个特征,两种工作状态。
操作系统基本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性。
1)并发: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给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
2)共享:共享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被多个任务所共用。
3)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4)异步性:每个程序什么时候执行,向前推进速度快慢,是由执行的现场所决定。
CPU的工作状态分为系统态(或称管理态,管态)和用户态(或称目态)。
引入这两个工作状态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用户程序错误地使用特权指令,保护操作系统不被用户程序破坏。具体规定为,当CPU处于用户态时,不允许执行特权指令;当CPU处于系统态时,可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机器指令。
(4)了解领会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个作业,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交替执行,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a.单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b.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多道性:内存中可驻留多道程序
无序性:作业完成的先后顺序与进入内存的顺序无严格对应关系
调度性:作业提交系统到完成需经历作业和进程调度。
c.多道程序运行的特征:
主存中存放多道程序、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
d.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本章占试卷总分2%
2. 进程管理
理解程序顺序执行与并发执行的特征;
a.程序的顺序执行:在任何时刻,机器只执行一个操作,只有在前一个操作执行完后,才能执行后继操作。
b.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顺序性:处理机的操作严格按照程序所规定的顺序执行,即每一个操作必须在下一个操作之前结束。
资源独占性(封闭性):运行程序独占全机资源。系统资源状态由运行的这个程序决定和改变。执行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结果无关性(可再现性):程序运行结果与程序执行速度无关,只要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程序重复执行总能得到相同结果。
优点:由于顺序程序的资源独占性(封闭性)和结果无关性(可再现性),为程序员调试程序带了很大方便
缺点:由于资源的独占性,使得系统资源利用率非常低
c. 程序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程序(或程序段)同时在系统中运行,这些程序(或程序段)的执行在时间上是重叠的,一个程序(或程序段)的执行尚未结束,另一个程序(或程序段)的执行已经开始。
d. 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间断性、非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 失去了程序的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 并行执行的程序间产生了相互制约关系
@ 程序与CPU执行活动之间不再一一对应
理解进程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定义: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为了描述程序在计算机系统内的执行情况,必须引入新的概念_进程。
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
申请/拥有资源 ∽ 调度(线程)
程序:静态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