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幼儿园大班教案.doc
?《糖果》幼儿园大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糖果的各种形状、颜色和味道。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精神。
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帮助幼儿认识糖果的各种形状、颜色和味道。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引导幼儿创造有趣的糖果故事。
四、教学准备:
1.各种形状、颜色和口味的糖果若干。
2.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故事书《糖果屋》。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形状、颜色和口味的糖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的名称。
2.认识糖果:教师带领幼儿触摸、品尝糖果,感受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3.糖果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糖果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4.糖果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创作自己喜欢的糖果。
5.分享糖果: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创作的糖果,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精神。
6.糖果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糖果主题的戏剧表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8.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内容。
9.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糖果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10.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
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糖果主题的活动,如制作糖果、阅读相关书籍等。
2.社区参与:组织幼儿参观糖果制作工厂,让幼儿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增加生活经验。
七、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
1.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教师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教师通过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九、教学改进:
根据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的结果,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重点:
1.让幼儿认识糖果的各种形状、颜色和味道,通过观察和体验,培养幼儿的感官认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糖果创作和故事分享,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3.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精神,通过分享糖果和合作创作,引导幼儿体验分享和合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糖果故事和表演,提高幼儿的表达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通过糖果创作和故事分享,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创造有趣的糖果故事,通过糖果故事和表演,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糖果主题的活动,如制作糖果、阅读相关书籍等,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2.社区参与:参观糖果制作工厂,让幼儿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增加生活经验,拓宽幼儿的视野。
四、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改进:
根据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的结果,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以糖果为主题,通过认识糖果、创作糖果、分享糖果和糖果故事等环节,让幼儿体验糖果的魅力,培养幼儿的感官认知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分享和合作创作,引导幼儿体验分享和合作的乐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重要的环节,可以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拓宽幼儿的视野。教师在课后应进行教学反思,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不仅能认识糖果,还能在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