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电化学.ppt

发布:2017-02-03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 2.3 亚稳状态及新相的生成 (1)过饱和蒸气--人工降雨 在饱和蒸气中形成小液滴比较困难,利 用碘化银颗粒在过饱和水蒸气中形成一定 直径的凝聚中心 (2)过热液体--防止暴沸 (3)过冷液体 (4)过饱和溶液 §10.3 固体表面 3.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1)物理吸附 吸附质与吸附剂分子之间的作用 力为范德华力,类似“表面凝聚” (2)化学吸附 吸附质与吸附剂分子之间的作用 力为化学键力 §10.3 固体表面 3.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3.2 等温吸附线 §10.3 固体表面 3.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3.2 等温吸附线 3.3 吸附经验式—弗罗因德利希公式 §10.3 固体表面 3.4 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 (1)理论模型 ★单分子层吸附 ★固体表面均匀 ★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间无作用力 ★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 (2)朗缪尔吸附等温式 §10.4 液-固界面 4.1 接触角与杨氏方程 (1)接触角θ 接触角θ--液固界面的水平线与气-液 界面切线之间通过液体内部的夹角 (2)杨氏方程 §10.4 液-固界面 4.1 接触角与杨氏方程 4.2 润湿现象 (1)润湿分类 沾湿--液体与固体接触后,变液-气界面 和固-气界面为固-液界面 浸湿--固体浸入液体的过程。该过程中 固-气界面为固-液界面所代替,而液体 表面没有变化 铺展--液滴在固体表面完全铺开成为液 膜,以固-液界面代替原来的固-气界面 (2)铺展系数S * 亚稳状态--在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长期存在的状态 亚稳状态存在的原因是新相难以生成 吸附剂----具有吸附能力的固体 吸附质----被吸附的物质 吸附作用通常是放热的,只要吸附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吸附量总是降低的 吸附量----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吸附气体的物质的量n或其在标况下的体积V,用na或Va表示 ★压力一定时,温度越高,平衡吸附量越低 ★温度一定时,平衡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并逐渐趣于饱和,该吸附量称饱和吸附量,用Vam表示 弗罗因德利希公式仅在一定压力范围内符合,且只能概括事实,不能说明吸附作用的机理 覆盖率θ--固体表面被覆盖的程度 P.170 例10.3.1 低压,bp1 θ=bp,直线关系 高压, bp1 θ=1,吸附量达饱和,水平直线 中压,曲线关系 感性认识:湿与不湿。例如普通布与防雨布 毛细管中的凹面与凸面 θ=0o,完全润湿; θ90o,能润湿; θ90o,不能润湿; θ=180o,完全不润湿 O点受力分析: ★接触角大小是由不同接触界面的界面张力综合作用所决定的 ★液-固界面的状态是热力学自发过程到达表面吉布斯函数最小的平衡状态 三种润湿的共同点:液体将气体 从固体表面挤开,使原有的固-气 界面消失,而代之以固-液界面 铺展条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