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01章 数据库基础课件.ppt

发布:2017-08-15约3.73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授课教师:何昌莲;VFP可以做什么? 主要用于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如: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工资查询系统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表单;程序;常用的用于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软件 Access Visual FoxPro SQL Server Oracle DB2 ;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1. 数据: 数据泛指一切可被计算机接受和处理的符号。 分为: 数值型数据 (价格,成绩,年龄等) 非数值型数据(人名,文章, 声音,图形) 2. 信息: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价值的知识。 数据可以反映信息.某人身高1.93m 信息依靠数据来表达.身高(数据、照片、文字描述);3. 数据处理 ;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组织、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操作。是数据处理的核心。大量数据人事档案、学生成绩、银行帐户等 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 第二阶段:文件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 第三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 ;1.2.1 第一阶段: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 ;1.2.2 第二阶段:文件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 (1)硬件上:出现了磁盘、磁鼓等存储设备,数据可以脱离程序独立存储在外存上。 (2)软件上:操作系统出现,由专门的文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 主要问题: 由于文件系统中的数据没有合理、规范的结构 (1)数据的共享性很差、数据冗余大 (2)数据没有完全独立 (3)数据文件之间缺乏联系,不能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1.2.3 第三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 将所有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集中存放到一个数据库中,形成一个数据中心,实施统一管理,用户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 特点: (1)实现了数据的结构化 (2)实现了数据的共享 (3)实现了数据的独立 (4)实现了数据的统一控制;1.3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1.3.2 数据库管理系统;1.3.3数据库系统 ;1.4 数据模型; 1.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门课,一张桌子 2. 属性:用以描述实体的特性。 3. 联系:实体集间关系的抽像描述。三种 一对一联系(1:1) 一对多联系(1:n) 多对多联系 (n:m) 例画:系-学生(E-R模型)P7;1.4.1 实体的描述 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 属性:用以描述实体的特性 码:惟一标识实体的一个属性或属性集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实体型:实体名及属性名的集合 如: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 实体集: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 ;1.4 .3几种主要的数据模型;(2) 网状模型 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P8 支持网状数据模型的数据管理系统称为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 ;(3)关系模型 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如“教师”实体与“课程”实体间的联系P13,见授课表、课程表、教师表)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模型,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管理系统称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1.5 关系数据库;1.5.2 关系的规范化 即考虑如何组织这些相关的数据,使得每个数据表即具有独立性,又保持一定的关联关系。 例,如下的关系设计不合理: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教师姓名,教师职称) 考试成绩表(学号,姓名,课程号,成绩) 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性质,学时数) 关系的规范化:是指关系数据中的每一个关系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规范要求。根据满足的条件不同,可划分为六个等级 ;例:从表1-1中找出入校总分大于580分的学生;2).投影运算 投影运算是从关系中纵向选出若干字段(列)的操作 例:由表1-1作投影运算得表1-3 Copy to 学生成绩表2 fields 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3).连接运算 对两个关系(表)通过公共的字段(列)连成一个新关系(表),见下页 ;Vfp可以使用join命令,实现连接运算.;1.5.4关系数据库;1.5.5 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的完整性:指关系中的数据及具有关联关系的数据间必须遵循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主要包括三部分: (1) 实体完整性 主关键字不能有空值和相同的值 (2)域完整性 对数据表中的字段属性的约束(字段的值域、类型、有效性规则) (3)参照完整性 一个关系属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