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数据库基础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VFP数据库程序设计》第1讲 数据库基础知识 本讲主要内容 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信息模型 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库 一、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数据(Data):是为了描述客观事物而在某种媒体上记载的物理符号。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泛指一切可以被计算机接受并处理的符号(如:数值、字符、图象、声音和视频等。通过编码,这些数据最终都以0和1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 一、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抽象的。它是客观事物(或描述客观事物的数据)在人们头脑中的综合反映。 一、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数据处理的目的是获得新信息,所以我们把数据处理定义为“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一、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阶段:具体的来讲,数据处理包含了数据收集、存储、分类、排序、计算或加工、检索、传输等系列的工作。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二、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是按一定的组织结构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相关数据的集合。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数据库不仅包含描述客观事物的数据本身,还包含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 二、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来创建、存取、控制和维护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软件。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四个: ①小 型DBMS:ACCESS ②中 型DBMS:VISUAL FOXPRO ③大中型DBMS:SQL SERVER ④大 型DBMS:ORACLE 二、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由3部分组成: ①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定义数据库和数据表 ②数据操作语言DML:用于查询和操作数据 ③其他管理和控制 :如输入、输出控制等 二、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引入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三、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的结构化:指数据库服从特定的结构形式,即“数据模型”; 数据独立性:指数据与应用程序无关,即数据独立于程序; 数据共享:指多个用户或应用程序可共享数据,可避免数据不一致; 数据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也叫数据的正确性。它包含三个内容;①实体完整性;②域完整性;③参照完整性。 四、信息模型 为了将复杂的客观事物以计算机能接受的形式反映到数据库中,需要经历3个阶段:①现实世界阶段;②信息世界阶段;③计算机世界阶段 要将客观事物用计算机软件来表示,需要建立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 四、信息模型 客观事物在信息世界中被抽象为“实体(Entity)”。客观事物的特征在信息世界用“属性(Attribute)”来描述。同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为了将信息规范化,达到建立信息模型的目的,我们必须找出“实体间的联系(Relationship)” 。 一对一联系(one to one relationship) [定义]两个实体集A和B,若A中的一个实体只与B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 反之亦然,那么A与B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作1:1 一对多联系(one to many relationship) [定义]两个实体集A和B,若A中的一个实体与B中的多个实体有联系, 反之,B中的一个实体只与A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A与B称为 一对多联系,记作1:N 多对多联系(many to many relationship) [定义]两个实体集A和B,若A中的一个实体与B中的多个实体有联系, 反之亦然,那么A与B称为多对多联系,记作M:N 四、信息模型 四、信息模型 四、信息模型 四、信息模型 五、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计算机世界的软件模型,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针对不同的数据结构设计的,它们提供不同的逻辑数据模型。常见的数据模型有: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③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以常见的二维表为基本存储结构,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常说:“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那么,采用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就称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前面介绍的Access、Visual FoxPro、SQL Server、Oracle都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五、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 六、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中的术语: ①关系; ②元组; ③属性; ④关系框架;⑤关键字;⑥关系模式 关系的规范: ①不允许复合表;②属性唯一;③元组唯一; ④属性和元组次序不分先后 关系运算: ①选择;②投影;③连接; *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