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稳定性分析概要.doc

发布:2017-03-14约2.2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方县华屹锦城Ⅵ组团1#楼 山盆期第二亚期台地前缘V型冲沟斜坡地带。Mpa,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见铁质浸染,层间偶夹煤层(煤层厚度一般在1.50m左右),通过小区各拟建物钻探情况,其钻探岩芯以砂状、碎块状为主,夹少量短柱状及柱状,岩芯采取率为40~65%,RQD值为15~25%。根据钻探难易程度及岩芯等特征,定性确定场区中风化泥质灰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A边坡岩体类型为IV类。 4.1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位于岩溶浅切中山pa φk=27° fa=2000Kpa μ=0.50 4场地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4.1定性分析 1岩土体可能破坏方式分析 1.1岩体沿中风化岩层顺层滑动 根据地勘资料,桩基通过的岩层分别为耕土、含角砾粘土、中风化岩体。根据地勘报告,持力层为中风化岩体,岩层呈单斜缓倾构造,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见铁质浸染,层间偶夹煤层(煤层厚度一般在1.50m左右)。场地基岩露头实测产状为330°∠15°,场地土层由第四系耕土及含角砾粘性土组成,耕土其结构松散,维持自稳能力差,含角砾粘性土开挖暴露后易失水开裂,遇水后粘聚力降低,其物理力学性质具时效性。雨季时大气降水渗入岩体中,顺层面向坡脚运移,含角砾粘土层层面的力学强度降低,另外大方县生活污水管道破裂,污水直接渗入六单元含角砾粘土层,极大程度的降低含角砾粘土层力学强度。同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A,场地岩石为裂隙块状~层状结构,结构面结合程度一般~差,其岩体类型为Ⅳ类,但因场地岩体埋藏较深,并且中风化岩层相对于坡体走向为逆向坡,场地失稳不会沿层面及节理裂隙面滑动破坏,所以岩体最危险破坏面为沿中风化岩体顺层滑动。 4.2定量分析 4.2.1计算参数的取值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 根据地勘资料 耕土:γ=12.0KN/m3,fa=30Kpa Ck=5Kpa φk=5°。 含角砾粘性土:γ=21.00KN/m3 Ck=15.00KPa φk=12° fa =50KPa ES=2.27MPa 中风化泥质石灰岩:γ=26.70KN/m3 Ck=200KPa φk=27° fa =2000KPa μ=0.50 中风化岩体结构面,根据踏勘,结构面结合一般~差,按结合差考虑,根据规范,其抗剪强度指标:Ck=500KPa φk=18° 边坡中风化岩体等效内摩擦角:φe=50° 4.2.2边坡稳定性计算 根据场地岩土特征,预测场地最不利的破坏模式为:①岩体沿中风化岩层顺层折线平面滑动破坏, 根据其相应的破坏模式采用折线滑动及圆弧滑动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折线滑动计算公式为: , ψi——传递系数,其计算公式为:ψi=cos(θi-θi+1)-sina(θi-θi+1)tg 根据现场Ⅵ组团1号楼四单元、五单元之间施工沉降缝位置处桩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及场地岩土构成条件及地形貌,现选取Ⅵ组团1号楼八个单元选取五单元8~9’、10~11’;六单元7~8’、10~11’;七单元9~9’、10~11’;八单元5~6’、7~8’断面共计8个断面进行场地稳定性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见下表1,其计算过程详见附图表01~10(稳定性计算详见附图表01~05,其剩余下滑力计算详见附图表06~10)。 稳定性评价计算结果表 表1 断面号 破 坏 模 式 边坡安全等级 计算稳定性系数K 剩余下滑力F(KN/m) 规范规定边坡稳定安全系数KS 稳定性评价 5-8-----5-9’ 杂填土沿与含角砾粘性土分介面滑动破坏 二级 1.30 5-10---5-11’ 杂填土沿与含角砾粘性土分介面滑动破坏 二级 1.30 6-7-----6-8’ 杂填土沿与含角砾粘性土分介面滑动破坏 二级 1.30 6-10---6-11’ 杂填土沿与含角砾粘性土分介面滑动破坏 二级 1.30 7-9-----7-9’ 杂填土沿与含角砾粘性土分介面滑动破坏 二级 1.30 7-10---7-11’ 杂填土沿与含角砾粘性土分介面滑动破坏 二级 1.30 8-5----8-6’ 杂填土沿与含角砾粘性土分介面滑动破坏 二级 1.30 8-7-----8-8’ 杂填土沿与含角砾粘性土分介面滑动破坏 二级 1.30 4.3综合分析 根据场地特征及其岩土构成条件,经对主滑向方向选取的8条断面进行场地稳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