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Y_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9- 图2-19中(b)的电路能输出高、低两种电平的复位控制信号,以适应外围I/O接口芯片所要求的不同复位电平信号。 74LS122为单稳电路,实验表明,电容C的选择约为0.1?F较好。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5.1 P0端口: 2.5 并行I/O端口 P0口作通用的I/O口使用。这时,CPU发来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上拉场效应管截止,多路转接开关MUX打向下边,与D锁存器的Q*端接通。 (1)作输出口使用 来自CPU的“写入”脉冲加在D锁存器的CP端,内部总线上的数据写入D锁存器,并向端口引脚P0.x输出。 注意:由于输出电路是漏极开路(因为这时上拉场效应管截止),必须外接上拉电阻才能有高电平输出。 先写1 D Q 锁存器 CP Q MUX 内部总线 写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控制 Vcc P0.X D Q 锁存器 CP Q MUX 内部总线 写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控制 Vcc P0.X 0 0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5.1 P0端口: 2.5 并行I/O端口 (2)作输入口使用 “读引脚”信号把下方缓冲器打开,引脚上的状态经缓冲器读入内部总线; D Q 锁存器 CP Q MUX 内部总线 写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控制 Vcc P0.X D Q 锁存器 CP Q MUX 内部总线 写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控制 Vcc P0.X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5.1 P0端口: 2.5 并行I/O端口 (2)作输入口使用 “读锁存器”信号打开上面的缓冲器把锁存器Q端的状态读入内部总线。 D Q 锁存器 CP Q MUX 内部总线 写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控制 Vcc P0.X D Q 锁存器 CP Q MUX 内部总线 写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控制 Vcc P0.X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5.2 P1端口: 2.5 并行I/O端口 字节地址90H,位地址90H~97H。 P1口只作通用的I/O口使用,在电路结构上与P0口有两点区别: (1)因为只传送数据,不再需要多路转接开关MUX。 (2)由于P1口用来传送数据,因此输出电路中有上拉电阻,这样电路的输出不是三态的,所以P1口是准双向口。 (1)P1口作为输出口使用时,外电路无需再接上拉电阻。 (2)P1口作为输入口使用时,应先向其锁存器先写入 “1”,使输出驱动电路的FET截止。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5.3 P2端口: 2.5 并行I/O端口 字节地址:A0H,位地址A0H~A7H。 1、P2口用于提供高位地址,有一个多路转接开关MUX。 2、P2口的输出用不着是三态的,所以,P2口也是一个准双向口。 3、P2口也可以作为通用I/O口使用,这时,多路转接开关接向锁存器Q端。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5.4 P3端口: 2.5 并行I/O端口 字节地址:B0H,位地址为B0H~B7H 。 P3口的第二功能定义 引脚 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 (外部中断0) P3.3 INT1* (外部中断1) P3.4 T0(定时器0外部计数输入) P3.5 T1(定时器1外部计数输入)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5.4 P3端口: 2.5 并行I/O端口 (1)I/O输出: “第二输出功能”线应保持高电平,与非门开通,使锁存器Q端输出畅通。 (2)作第二功能信号输出:锁存器预先置“1”,使与非门对“第二输出功能”信号的输出是畅通的。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5.4 P3端口: 2.5 并行I/O端口 (3)作第二功能信号输入:在口线引脚的内部增加了一个缓冲器,输入的信号就从这个缓冲器的输出端取得。 (4)I/O输入:仍取自三态缓冲器的输出端。 P3口无论作哪种输入,锁存器输出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