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TOM .pdf
标杆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Benchmarkingtoimprove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
节假日推挤着节假日,或许想要为自己充电,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只要用劲挤就
有。相信有期待就会有奇迹,敬请关注艾瑞思通及时为你分享的《每周小章》。
毛主席说过:“SOmanydeedscryouttobedone,andalwaysurgently,the
worldrollson,timepresses.Tenthousandsyearsaretoolong,seizethe
day.Seizethehours.”是的,此时不搏,何时搏,只争朝夕,只争业余时间。
本期主题是Benchmarking(标杆管理),我们围绕着标杆管理的定义、来源、用
途及在IRIS中如何应用标杆管理来展开文章。
Benchmarking(标杆管理)
在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的检查表4.1-3中提到了运用标杆分析的方法,强
调企业开展内部和外部标杆管理,那么什么是标杆管理呢?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
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标杆管理是一种管理上的有效工具,以衡量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的绩效。基本上,
标杆管理认为大多数的企业流程都有相通之处,因此,可以寻找与确定在某些活
动、功能、流程等绩效上,有「最佳表现」(BestPractice)或「足为楷模」
(ExemplaryPractices),或「出类拔萃」(Business
Excellence)的顶尖公司仔细地研究其所以能有如
此绩效的原因,并将自己公司的绩效表现,与这些
公司的表现相比较,并进而拟定要提升到哪些公司
绩效水准的计划,执行该计划并检测其执行结果,
以使组织能够更客观地评估其绩效,更能浮现缺
失,更能了解其他组织的表现,改进缺点,迎头赶
上。简单地说就是给自己公司的业务以及其他管理
找个“榜样”。
标杆管理的起源(Origin)
标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
美国学习日本的运动中,首先开辟标杆管理先河的
是施乐公司,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
规范化。
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
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进入或赶
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
企业学习。通过学习,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
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过程。
成功其实是建立在复制的基础上,我们不停地复制良性循环过程,按照标杆企业
的标准来改进自身的经营来取得成功;虽然说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得以发展,
可是如果没有复制就不会取得大成功,其实复制比创新更伟大。发展的前提是要
能够生存,并且已经有了良好的管理体系等,所以在创新前,企业必须进行标杆
管理,学习优秀的实践和经营。只有不断复制借鉴优秀的管理理念,把出类拔萃
的企业作为target,复制它的经营理念,并在这个理念上一次次复制,修正,
完善,最终成为别人眼里的标杆企业。所以,标杆管理其实是一个复制与模仿创
新并存的过程。
标杆管理的作用(Function)
如下图所示标杆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过程。通过标杆管理,企业能
够明确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最高标准,然后作必要的改进来达到这些标准。
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清楚地认识自我的工具,便于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缩小
自己与领先者的距离。
标杆管理具有渐进发性,对标杆管理策略的贯彻落实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渐进
过程,需要在员工交流与培训上进行投资。企业可从初级到高级分阶段确立循序
渐进的改善管理。其为企业提供了获取应用外界知识的工具和手段,为管理和应
用知识找到目标,成为推动管理进步和组织进化的阶梯。
标杆分析
标杆分析是标杆管理的一部分,也叫基准化分析法,就是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从
事该项活动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行动方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实施标杆
分析的公司必须不断对竞争对手或一流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业绩等进行评价
来发现优势和不足。
总的来说,标杆分析就是对企业所有能衡量的东西给出一个参考值,可以是一种
管理体系、学习过程,它更着重于流程的研究分析。一个普通的公司和世界级的
公司相比,在质量、速度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