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传播者_日本的五山禅僧精选.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NIHONGONO
2013年 第1期 总164号 GAKUSHU TO KENKYU 日本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日本的五山禅僧
天津外国语大学 张晓希
[摘 要] 日本的五山禅僧由于兼修禅宗和宋儒理学,其佛、儒学修养已近宋、元、明僧,同时饱读群
书,吟诗赋文,挥毫泼墨,内外兼修,学养极高。其文化活动成为推动日本中世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
力量。五山禅僧中,有求法于中国,直接体验禅林生活的日本禅僧,也不乏躲避战乱,渡日传法的中国
禅僧,还有作为幕府的外交、文化顾问的遣明使僧。这些禅僧在中国除完成自己的使命外,还带回大
量的佛典及外典、铜钱、香药、唐画、织物、什器等,将当时的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建筑等先进文化传
入日本。这些新鲜的外来文化受到日本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在对异质文化的吸收、融合之后,使其转
化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本体文化。
[关键词] 日本 五山 禅僧 中国文化 传播
件。因此,南宋统治者积极鼓励对外贸易。南宋
日本中世初期,连年的战乱使社会经济文化 [2]
初期,时值日本白河法皇主持院政 后期,政权由
受到了严重破坏,庄园制瓦解,各地的守护大名控
外戚藤原氏家族移于武家平氏之手。由于平清盛
制了所管辖的土地和民众,旧佛教腐败衰微,掌握 [3]
在保元之乱 中助后白河天皇平乱有功,升任大宰
了政权的武家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呈多元化状 [4]
府太贰 掌九州政务,因见日宋贸易有利可图,对
态,因此,幕府希望用新兴的禅宗来代替旧宗教势
外采取积极推进政策,奖励海外贸易,此外还修筑
[1]
力,模仿南宋禅宗寺院体制建立了五山十刹 的官
兵库港,整备濑户海峡等,以利于船舶的往来,使
寺制度,从而奠定了禅宗的主导地位,也使五山禅
日僧大批入宋成为可能。据梅应发、刘锡撰《开庆
僧接触中国的新佛教、新儒学和先进文化成为可
四明续志》卷八中记载:“倭人冒鲸波之险、舳舻相
能。五山禅僧中有赴宋元明求法的日本禅僧,也
衔、以其物来售”,而随商船求法渡宋的僧人也络
有渡日传法的中国高僧,还有幕府派遣的勘和贸
绎不绝。仅史料中有姓名记载的入宋僧就有一百
易遣明船的遣明使僧,这些禅僧以其高度的文化 [5]
二十余人 ,其中大部分为五山禅僧。最著名的当
修养成为幕府的外交、文化顾问,五山文学的创作
属日本禅宗的开山之祖明庵荣西。荣西曾于1168
主体和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年、1187年两度入宋,师从临济宗黄龙派第八代传
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宗教、思想、文
人虚庵怀敞,参禅问道。1191年孝宗皇帝赐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