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的研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 隧道断面形式确定 3 隧道断面形式确定 4 隧道支护结构模式的研究 4 隧道支护结构模式的研究 4 隧道支护结构模式的研究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5 隧道施工方法的确定 6 施工监测 7 大断面隧道扁平率影响的分析 7 大断面隧道扁平率影响的分析 7.1 扁平率影响 表9 不同扁平率的衬砌内力、应力的计算结果 7.2 围岩刚性的影响 7.2 围岩刚性的影响 8 大断面扁平隧道施工方法的研究 8 大断面扁平隧道施工方法的研究 表11 超大断面隧道基本施工方法的适应性评价(续表) 图16 选择施工方法的流程 图16 选择施工方法的流程 * * 3 隧道断面形式确定 3.1 隧道断面的选定流程 1)??? 净空断面的研究 ——净空断面的设计条件 l???路面宽度的构成和建筑限界 l???有无内装饰板 l???有无监视员通道 l???对建筑限界的富裕 l???对铺装覆盖层的富裕 ——建筑限界主要坐标点的计算 ——根据上述,确定净空断面的轮廓线 ——考虑过去的实际,NATM施工的经验等,选择扁平率,及经济性决定净空断面。 2)? 标准断面的研究——对选定的净空断面,根据NATM施工的要求,加以修正,选定标准断面。 3)? 标准模式的研究——标准支护、施工模式、参数的确定。 4)?有限元法解析——根据确定标准断面和模式,按施工方法进行有限元解析,最后决定断面尺寸及形式。 5)??此外,隧道断面要确保满足公路设计规范及防灾基准等条件的要求与规定。 隧道断面基本形式,首先决定于隧道建筑限界。 ? 3.2 三车道标准图的建筑限界: 1) 日本较早情况:3.5m + 3.75m + 3.5m + 两侧路肩1.0m+1.0m,共计12.75m,高度4.8m; 2)?日本目前情况:3?3.75m + 左侧路肩3.25m, 右侧路肩2.0m,共计16.5m;(相当于一般高速公路4车道)高度4.8m; 3)??挪威设计标准:3.25m + 3.25m + 3.5m + 两侧路肩1.0m+1.0m,共计12.0m,高度4.6m; 三车道隧道的支护结构,视围岩状态而异。因其断面积比双车道大得多,故要很好地研究其支护结构的形式和参数。 为了隧道的稳定,支护结构的大致标准是: 锚杆——长度应大于隧道直径的1/3; (通常,按悬吊及组合拱原理) 喷混凝土——厚度不小于隧道直径的1.7%; 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三车道的支护规模,可把双车道的围岩类别降一级做为大致标准。 表4是日本第二东名名神公路的三车道隧道支护结构的基本参数。 从表4看出,支护结构是与施工方法联系在一起。结构上的一个特点是,仰拱的厚度比拱部厚,是比较合理的,锚杆也较长。在各种情况下,均没有留变形富裕量,这可能与断面大有关。 支护结构根据最近的三车道隧道的施工实际,按围岩分级的基准设定,如表5。 衬砌:在标准设计范围内,初期支护是确保围岩稳定的,但对于扁平隧道,为确保长期的稳定性,也要预计长期的力学稳定性。因没有确定作用在上荷载的方法,故按: ① 相当于有限元分析的松弛区的松弛荷载,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计算; ② 以规范给定的荷载,采用轴力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 5.1 工法选择的注意事项: 隧道的施工方法要根据断面形状、长度、工期、 地质、涌水、周围环境等条件、综合确定。双车道的 施工方法,一般都选台阶法。但三车道隧道,因断面 大,而且扁平。因此,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地形地质的特殊性,如洞口段,埋深小的地段,易变形的地质等; 是否有限制条件,如对地表下沉的限制,地基承载力小等; 必要时要与辅助工法配合; 要尽量采用能避免围岩松弛的施工方法,如在泥岩中可采用机械开挖; 因上部断面扁平不能长时间放置,开挖后要及早用临时仰拱封闭; 从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出发,适合大断面的开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图10)。 5.2 大断面主要开挖方法: 5.2.1 种类 上半断面超前台阶法; 上半断面临时闭合的台阶法; 中隔壁法(CD工法); 侧壁导坑超前法等。 5.2.2 上述工法适用条件: 在比较坚硬的围岩中采用a 法; 在中壁法中,围岩单轴抗压强度200k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