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型纺纱复习题及答题要点 .pdf

发布:2023-09-21约5.65万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型纺纱技术习题及答题要点 1. 传统纺纱技术的缺点是什么? 答:加捻和卷绕组件合一,限制了成纱卷绕尺寸和运转速度, 因而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 2. 新型纺纱按成纱原理可以分为哪两类? 答:新型纺纱按成纱原理可以分为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 纱。 3. 自由端纺纱的定义是什么?举几个自由端纺纱的例子。 答:自由端纺纱是指喂入点与加捻点之间的纤维须条是断开 的,形成自由端,自由端随加捻器一起回转使纱条获得真捻。 转杯纺、涡流纺、静电纺、摩擦纺DREF-II 都属于自由端纺 纱。 4. 非自由端纺纱的定义是什么?举几个非自由端纺纱的例 子。 答:非自由端纺纱是指喂入点与加捻点之间的纤维须条是连 续的,须条两端被握持,借助假捻、包缠、粘合等方法使纤 维抱合到一起,从而使纱条获得强力。喷气纺、平行纺、自 捻纺、摩擦纺DREF-III 都属于非自由端纺纱。 5. 新型纺纱按成纱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并请举例。 答:新型纺纱按成纱方法可以分为四类: (1) 加捻成纱:转杯纺、涡流纺 (2) 包缠成纱:喷气纺、摩擦纺DREF-III 、平行纺 (3) 自捻成纱:自捻纺 (4) 粘合成纱:粘合纺 转杯纺纱 1. 简述转杯纺纱的工艺过程。 答:条筒  喂给喇叭  喂给罗拉 + 喂给板  分梳辊 输送管  转杯 引纱管  引纱罗拉  槽筒 2. 简述转杯纺纱的工艺路线。 答:第一条: 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附高效除杂装置) 高产梳棉机 两道并条机  转杯纺纱机 第二条: 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无附加装置) 双联梳棉机 两 道并条机  转杯纺纱机 3. 简述转杯纺纱技术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1) 第一阶段:转杯速度:30000 ~ 40000 r/min ;无排杂 装置,头距小,自动化程度低。 (2) 第二阶段:转杯速度:50000 ~ 70000 r/min ;附排杂装置, 头距增大,自动化程度较高。 (3) 第三阶段:转杯速度:80000 ~ 150000 r/min ;附高效排 杂装置,自动化程度高。 4. 转杯纺纱机按排风方式可以分为哪两类? 答:转杯纺纱机按排风方式可以分为自排风式和抽气式。 5. 转杯纺纱机的喂给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转杯纺纱机的喂给机构由喂给喇叭、喂给板、喂给罗拉 组成。 6. 转杯纺纱机喂给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转杯纺纱机喂给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均匀有效地握持条 子,供分梳辊分梳。 7. 什么是分梳面长度? 答:分梳面长度是指喂给罗拉与喂给板握持点至分梳辊中心 水平线与喂给板交点之间的长度,又称分梳工艺长度。 8. 转杯纺纱机的分梳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转杯纺纱机的分梳机构由分梳辊、喂给板分梳面组成。 9. 转杯纺纱机分梳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转杯纺纱机分梳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依靠分梳辊(锯条或 梳针)打击和刺入纤维层,将纤维束分梳成单纤维状态,依 靠气流将纤维输送到转杯内。 10. 分梳辊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分梳辊可分为锯齿辊和针辊两种。 11. 锯齿辊和针辊对纤维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答:锯齿辊利用锯齿对须条打击和分割来开松纤维束,作用 力大,作用力集中在两侧棱角上,易损伤或切断纤维。针辊 利用钢针刺入纤维层进行梳理来开松纤维束,钢针由细变 粗,作用力由弱变强,作用力缓和细致,作用力分布在一个 曲面上,不易损伤或切断纤维。 12. 简述分梳辊速度与转杯真空度应如何进行匹配?为什么 要这样匹配? 答:(1) 匹配 a. 分梳辊速度不变时,转杯真空度增大,则出口气流 速度增大。 b. 转杯真空度较低时,分梳辊速度增大,则出口气流 速度减小。 c. 转杯速度较低时,分梳辊速度增大,则单纱强力降低。 转杯速度较高时,分梳辊速度增大,则单纱强力提高。 (2) 原因 a. 转杯速度较低 喂入量小,分梳辊速度低,即能满足开松作用的要求, 且能保证输送管中较大的速度梯度,纤维在输送管中不会重 新粘结,分离度好,伸直度好,故单纱强力高。 分梳辊速度高,转杯真空度低,输送管中速度梯度小, 纤维在输送管中重新粘结,分离度差,伸直度差,故单纱强 力低。 b. 转杯速度较高 喂入量大,分梳辊速度增大才能保证分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