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学设计讲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课《申请起来很轻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了浏览网页、网上搜索、保存信息等基本网络知识之后学习的,对于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后面学习收、发电子邮箱起到不过缺少的铺垫作用。本课属于应用软件课。
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MSN的含义;
2、通过自学和不断地尝试,学会申请新浪网免费电子邮箱;
3、通过感知、讨论、交流,懂得申请不同免费电子邮箱。
(二)、能力目标
1、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授课思路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引语:同学们,大家好,逢年过节,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向同学、朋友和亲人送去你的祝福呢?
2、展示一份精美的电子贺卡,提出问题:如果我想把这贺卡通过网络传给我远方的老师,应该怎么做?
(引出新课:申请一个免费电子信箱) 学生回答
(打电话、写信、电报、发短信等)
欣赏学生贺卡
回答教师的提问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入课题,这有利于推动学习参与下面的学习。
(二)、准备学习、以旧引新 1、你们知道什么是电子邮箱吗?
2、(讲解)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
用户名@提供电子邮箱的网站名
3、打开网页:如何打开sina网站?(复习旧知)
生答
学生观察、交流
个别提问
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知识过渡到尝试知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铺路架桥。
(三)、自主学习、初步尝试 1、布置尝试任务:
在中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
(要求学生取用户名为:htxx+机号,以免忘记)
2、引导学生自学操作5分钟。
(可参考书本、校园论坛“如何申请电子邮箱步骤”主题帖。)
3、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学生一边自学课本、校园网主题贴等,一边自我尝试申请电子出箱的操作
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采用尝试教学法中的结合式,把学生自学与尝试操作结合起来,既省时,又能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基础选择学习内容与进度。同时人机学习,为学生提供多一个直观的自学平台。
(四)、师生合作、探讨新知
1、启发学生发现,归纳。
(用“我求助,我帮你,我发现”的方式解决学生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专题学习帖来解决问题
3、教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解
生讨论(四人小组)
对小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可以做适当的记录)
学生互帮互助,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个击破。
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可以结合进行,教师参加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把需要讲解的内容穿插进来。这样做比较自然,既节约时间,又灵活机动。
(五)、再次尝试、巩固新知 1、布置第二次尝试任务(分层尝试)
(1)、继续完成前面的申请任务(层次较低的同学)
(2)、已经在新浪网上申请了电子邮箱的同学,选择下面任意一个网站再申请一个邮箱。(基础较好的同学)
(3)、要求:
小组成员已经成功注册新浪邮箱的同学,每个同学选择一个不同的网站来申请免费邮箱
一些免费提供电子邮箱的网址:
2、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成员再次尝试,在同伴遇到困难时,其它组员积极给予指导
分层尝试
因材施教,既照顾到水平相对差的学生,又能挖掘能力强的学生的潜能。
(六)、触类旁通,导标达标 1、利用校园BBS:
组织学生讨论,比较各个站点申请免费邮箱的异同点,并完成以下回复任务:
A、总结出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一般步骤。
B、列出小组各组员的电子邮箱地址
1、??
2、??
3、??
A、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用户名@提供电子邮箱的网站名
B、利用课件展示完整的步骤 四人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打字小高手负责把小组总结出来的步骤回复到校园BBS上。
学生评价,评出总结最好的两个小组给予奖励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我演绎、归纳、发现,突出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七)、学习反馈、查标测标
引导学生利用校园BBS汇报学习情况
汇报的内容包括如下:在尝试、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
学生打开校园BBS,回复反馈信息可以是课上回复,也可以是课后回复
学习反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