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题:2.3大气环境-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导学案).doc

发布:2018-09-30约3.3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 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年级:高一 班级: 小组: 姓名: 成绩: PAGE PAGE 1 教师寄语: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编制人: 康曙光 审核人:邰玉山 主管领导签字: 使用日期:2012-1 课题:2.3大气环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标要求】理解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主要层次的主要特点。培养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运用因果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学运用读图、阅读的方法归纳大气各层的特点;小组合作探究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学习重点】大气主要成分对环境生命活动的影响;大气各层的特点和人类活动与各层大气的关系。 【学习难点】大气各层的气温垂直变化原因,大气运动方向和天气变化状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通过阅读课本P43-45和本案的知识链接,完成本学案,要求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 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将你认为的要点和难点整理在“我的疑问” 一栏,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 3.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一、知识链接-我们的大气层 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干洁空气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臭氧等。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2000-3000千米,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其厚度平均大约为12千米。水汽和尘埃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云、雾、雨等现象也都发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55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汽和尘埃很少,多晴朗天气。在22-27千米处,臭氧的含量达到了最大值,形成了臭氧层。 平流层以上是高层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在该层80-500千米的高空,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被称为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 二、刨根问底拦不住 1.尝试总结各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特点?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你能说明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吗? 3.为什么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而平流层多晴朗天气? 拓展提升 4.一架飞机沿一万米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次穿过了哪几层大气? (提示:对流层的厚度与地面的温度有关。地面温度越高,大气对流运动越强烈,对流层厚度越大;反之,厚度越小。) 我的疑问: 归纳小结: 1.大气的组成和作用 组成成分 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干 洁 空 气 氮 ?含量最 ,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 ?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O2 ?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原料,是温室气体。 O3 ?含量极少,能够吸收 ,被誉为 。 水汽 ?水的三相变化,产生了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固体杂质 ?作为 ,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垂直分层 垂直分层 高度 气温垂直变化 空气运动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3. 对流层的厚度与地面的温度有关。因此对流层大气厚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异 低纬度 千米,中纬度 千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