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判定文件编码或文本流编码方法.doc

发布:2017-05-08约5.0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程序中,文本文件经常用来存储标准的ASCII码文本,比如英文、加减乘除等号这些运算符号。文本文件也可能用于存储一些其他非ASCII字符,如基于GBK的简体中文,基于GIG5的繁体中文等等。在存储这些字符时需要正确指定文件的编码格式;而在读取这些文本文件时,有时候就需要自动判定文件的编码格式。 按照给定的字符集存储文本文件时,在文件的最开头的三个字节中就有可能存储着编码信息,所以,基本的原理就是只要读出文件前三个字节,判定这些字节的值,就可以得知其编码的格式。其实,如果项目运行的平台就是中文操作系统,如果这些文本文件在项目内产生,即开发人员可以控制文本的编码格式,只要判定两种常见的编码就可以了:GBK和UTF-8。由于中文Windows默认的编码是GBK,所以一般只要判定UTF-8编码格式。 对于UTF-8编码格式的文本文件,其前3个字节的值就是-17、-69、-65,所以,判定是否是UTF-8编码格式的代码片段如下: Java代码 java.io.File f=new java.io.File(待判定的文本文件名); try{ java.io.InputStream ios=new java.io.FileInputStream(f); byte[] b=new byte[3]; ios.read(b); ios.close(); if(b[0]==-17b[1]==-69b[2]==-65) System.out.println(f.getName()+编码为UTF-8); else System.out.println(f.getName()+可能是GBK);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java.io.File f=new java.io.File(待判定的文本文件名); try{ java.io.InputStream ios=new java.io.FileInputStream(f); byte[] b=new byte[3]; ios.read(b); ios.close(); if(b[0]==-17b[1]==-69b[2]==-65) System.out.println(f.getName()+编码为UTF-8); else System.out.println(f.getName()+可能是GBK);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上述代码只是简单判定了是否是UTF-8格式编码的文本文件,如果项目对要判定的文本文件编码不可控(比如用户上传的一些HTML、XML等文本),可以采用一个现成的开源项目:cpdetector,它所在的网址是:/。它的类库很小,只有500K左右,利用该类库判定文本文件的代码如下: Java代码 /* detector是探测器,它把探测任务交给具体的探测实现类的实例完成。 cpDetector内置了一些常用的探测实现类,这些探测实现类的实例可以通过add方法 加进来,如ParsingDetector、 JChardetFacade、ASCIIDetector、UnicodeDetector。 detector按照“谁最先返回非空的探测结果,就以该结果为准”的原则返回探测到的 字符集编码。 */ cpdetector.io.CodepageDetectorProxy detector = cpdetector.io.CodepageDetectorProxy.getInstance(); /* ParsingDetector可用于检查HTML、XML等文件或字符流的编码,构造方法中的参数用于 指示是否显示探测过程的详细信息,为false不显示。 */ detector.add(new cpdetector.io.ParsingDetector(false)); /* JChardetFacade封装了由Mozilla组织提供的JChardet,它可以完成大多数文件的编码 测定。所以,一般有了这个探测器就可满足大多数项目的要求,如果你还不放心,可以 再多加几个探测器,比如下面的ASCIIDetector、UnicodeDetector等。 */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