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讲人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十九讲 人口
一、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概念: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延续。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
现代型:出生率很低,死亡率很低,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传统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
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注意:(1)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2)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3)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
【例题1】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具体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它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对确定性:在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
大容量的条件下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
合理人口容量: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悲观者认为现在世界人口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的环境容量。
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观点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联合国认为在110亿或多一点。
概念 中国 世界 环境人口容量 最大值 16亿 100亿 合理容量 最合适值 7亿 60亿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三、人口迁移与环境
1.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决定全球人口变动的因素。
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引起,对全球人口并不产生影响。
2.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按地理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省际、县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气候: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现仍是重要条件。
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影响人口迁移。
经济因素: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多数情况下,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缩短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迁移困难,促进人口迁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人口迁移。
婚姻与家庭:婚姻是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在未成年和老年人迁移中作用重要。
国家的政策对人口迁移有重大影响。
战争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政治变、政治中心的改变引发人口迁移。
4.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们为了寻找食物、土地而迁移,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工业社会:为了寻找优化配置而使劳动力不断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对迁入地: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带来充足的来劳动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