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元器件工艺技术要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MT元器件工艺技术要求
1. 引用和参考的相关标准
EIA/IS-47 《Contact Terminations Finish for Surface Mount Device》
J-STD-001B 《Requirements for Soldered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Assemblies》
IEC68-2-69 《Solderability testing of electronic conponents for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by the wetting balance methods》
EIA-481-A 《表面安装器件卷带盘式包装》
IEC286 《表面安装器件卷带盘式包装》
IPC-SM-786A《Procedures for Characterizing and Handling of Moisture/Reflow Sensitive Plastic ICs》
J-STD-020 《Moisture/Reflow Sensitivity Classification of Plastic Surface Mount Devices》
IPC-SC-60* 《Post Solder Solvent Cleaning Handbook 》
IPC-AC-62A 《Post Solder Aqueous Cleaning Handbook 》
IPC-CH-65 《Guidelines for Cleaning of Printed Boards and Assemblies 》
IPC-7711 《Rework of Electronic Assemblies(Replaces IPC-R-700) 》
IPC-7721 《Repair and Modification of Printed Boards and Electronic Assemblies(Replaces IPC-R-700) 》
IPC-SM-780 《Guidelines for Component Packaging and Interconnection with Emphasis on Surface Mounting》
J-STD-004 《Requirememt for Soldering Flux》
2. 要求
2.1元器件管脚表面涂层要求(表面贴装与插装元器件的要求相同)
2.1.1 锡铅合金表面涂层和镀金涂层(必须有镍阻挡层)为常用的元器件引脚表面处理方式,优选。表一列举了常见的引脚涂层及厚度要求。
2.1.2 引脚表面涂层为银的元器件禁止选用。在必须选用的情况下,应要求供应商改变引脚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改为锡铅合金或镀金。
2.1.3 引脚表面为纯锡涂层的元器件为非优选器件。
2.1.4 涂层制作工艺主要有浸渍和电镀两种方法,两种方法都是可选的,有些电镀涂层在电镀后还要进行回流(或叫熔合),目的是把电镀形成的锡铅颗粒熔成焊料合金,提供一层致密的涂层,并消除孔隙。表二列举了各种表面涂层及其制作工艺的优缺点。
2.1.5 对于片式电阻器和陶瓷电阻器,由于通常采用贵金属电极以接触元器件起作用的部分,为防止焊接时贵金属扩散,在电极和焊接表面之间采用阻挡层加以保护,阻挡层通常选用镍,有时也用铜。
2.1.6 我公司目前使用的是ORL0助焊剂,元器件引脚金属成分和可焊镀层金属成分要与之相匹配,表三列举了常见金属的可焊性。
表一、常见的涂层要求:
涂层成分
要求厚度(单位:um)
备注
SnPb(底层为Ni)
12-30um(Ni层2-6um)
?
Pd(底层为Ni)
0.1-0.5um(Ni层2-6um)
?
Pd(底层为Cu)
0.1-0.5um
?
Au(底层为Ni)
小于1um (Ni层2-6um)
?
Ag
大于7um
不推荐使用, 如必须选用, 必须采用真空包装,要使用含银焊料。
AgPd, AgPt
大于7um
贴片电阻,电容不许选用
注:元器件管脚表面可焊镀层成分必须由供应商给出。
表二、各种表面涂层的优缺点比较:
要求
优点
缺点
备注
锡铅合金涂层
提供与焊料兼容的金相
?
接近共熔点的合金兼容性最好
焊料人工浸渍涂层
贮存寿命长
共熔合金涂敷
昂贵
难于控制表面集合几何形状
?
电镀涂层
较好地控制表面几何形状
比浸渍成本低
锡铅比例对电镀参数敏感
易受氧化
细颗粒电镀可焊性比粗颗粒的长
?
?
?
?
电镀涂层回流
锡铅合金电镀
气孔率降低
为基底金属的可焊性提供反馈
成本增加
控制表面几何形状的能力减弱
关于这种工艺的意见分歧较大
贵金属上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