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专项施工方案(葡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FG桩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8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本工程为工程,工程概况:CFG(素混泥土桩)依据工程勘察院201年月所做的《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201年八月提供的桩基设计参数设计的,桩径400mm桩长m,要求桩顶埋入层土内 14# -5.7 400 7 0.5 1.5 C25 200 218 205.5 21# -5.7 400 7 0.5 1.5 C25 200 218 205.5 23# -5.7 400 7 0.5 1.5 C25 200 218 205.5 24# -5.7 400 7 0.5 1.5 C25 200 218 205.5 25# -5.7 400 7 0.5 1.5 C25 200 429 404.4 合计 1728 1628.9 工程地质概况
3、施工图纸会审
认真会审图纸,提出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影响质量及施工工艺的问题及图纸说明不详或图纸有误的地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准备工作
1、作业条件
1.1、场地内植物根系应在开工前清理,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1.2、场地地面地耐力大于10T/m2,场地平整度小于H/100。
1.3、雨季施工地面必须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4、施工前做好“三通一平”及施工所需临时设施。
1.5、施工前,复核测量基准线、水准点、定位点,并将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固定之处,以便施工校验移交。
1.6、测量定位线、控制轴线必须经过规划部门及甲方验收、签证,桩位施工前必须经校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1.7、开工前应有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桩位布置图和桩基施工组织设计。
2、水电供给
2.1、现场用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接入施工现场。
2.2、场地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源接入施工现场。
3、技术准备
3.1、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 3.2、拟定施工方案。
3.3、了解施工条件。 3.4、编制概预算。
3.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6、材料、机械设备准备。
3.7、材料取样送检。
4、物资准备
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包括螺旋钻机、电焊机、导管、料斗、及必要的办公、生活用品等,浇筑时采用商品混凝土,运距8公里,用泵车输送。
5、组织准备:
5.1、建立组织机构(详见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结构和人员专业构成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能保质保量完成此项工程,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的全面管理,具体成员如下:
5.1.1、. 施工队长负责桩机的全面工作。
5.1.2、 技术员负责工程技术工作。
5.1.3、质检员负责现场的施工质量监督工作。
5.1.3、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监督管理。
5.1.3、材料员负责把好材料关,保证材料及时送到施工现场。严把材料关,不和要求的材料举手,并作好机械设备易损件的采购工作,保证材料及时送到现场。
5.1.3、机械操作人员,按及时交底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随时注意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5.1.3、记录员详细纪录每跟桩的成桩情况,同现场技术人员积极配合,找准桩位,搞好砼配合比工作。
5.1.3、电气焊工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焊接。
5.1.3、机前工随时用测锤观察拔管时混凝土下落情况,协助记录员找准桩位,对准桩尖并做好桩顶标高的测定工作
5.1.3、现场辅助用工保证施工小车数量要求,服从技术员管理。
5.2、组织施工队伍进场。
5.3、落实临时用工计划,确保随时调入,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教育。
6、施工现场准备:
4.1、协助建设单位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
4.2、放线定位:施工前,由专职测量人员使用红外线全站仪,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的规划红线和轴线控制点进行测放,并在场地外引出若干控制轴线并做出固定标记,同时确定高程基准点(±0.000米)。
4.3、挖泥浆池、沉淀池、排污池及主泥浆沟。
4.4、架设电缆,接通设备。
4.5、设备安装及调试。
4.6、灌注道路的铺设。
7、技术措施
7.1、 确定施工机具和配套设备。
7.2、 材料供应计划,标明所用材料的规格、技术要求和数量。
7.3、 试成孔应不少于3个,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计、工艺是否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