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财务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讲解.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报表讲解 2003年10月 长沙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企业会计制度 --总制度 --科目和报表 --专业核算办法 --企业内部核算办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总制度 --专业核算办法小企业会计制度 主要讲五个问题一、制定的背景二、执行制度需要处理几个关系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四、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 表的主要内容五、执行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制定的背景一、制定的背景(一)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增加透明度(二)贯彻实施稳健的会计政策(三)迎接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四)加强国家对证券市场的宏观监控和证券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健全法制,完善相关制度的需要 二、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二、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一)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的关系计划经济条件下,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均由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制度只是按照财务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重大问题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决定,客观上要求恢复会计制度的本来面貌,即会计制度应当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部内容。二、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应当贯彻会计改革与税收制度适当分离的原则。两者目的不同会计制度: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合理配置资源,规范经济秩序;税收制度:社会公平税负、培植税源、调控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会计利润(利润总额)与应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应按会计制度核算,按税收制度作纳税调整二、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关系 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一)体现稳健的会计政策注意:不得任意设置秘密准备,否则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二)体现充分披露原则资产负债表:预计负债报表附注:金融资产质量、或有事项、衍生金融工具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三)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公司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四)体现重要性 四、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 计报表的主要内容总体结构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础上制定《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主要规范内容1、总则2、基本业务会计核算规定3、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4、会计科目使用说明5、会计报表格式6、会计报表编制说明7、会计报表附注增设以下会计科目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抵债资产 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未确认融资费用 短期借款 应付利息 预计负债 待转资产价值 受托投资管理收益 资产减值损失调整以下会计科目 清算备付金——改为“结算备付金” 受托资产——改为“受托投资” 投资风险准备——改为“长期投资减 值准备” 长期债券投资——改为“长期债权投资” 代发行证券——改为“承销证券” 待转发行费用——改为“待转承销费用” 代发行证券款——改为“承销证券款” 证券发行——改为“证券承销”取消以下会计科目 质押借款 自营证券跌价损失 (一)资产的核算 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分类: 按流动性分类,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一)资产的核算 1、自营证券 (1)自营证券买入的计价 ——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包括买入时成交的价款(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或尚未到期债券利息)和相关税费 (2)自营证券卖出的成本计量 为了简化核算,自营证券销售成本的核算,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一)资产的核算 1、自营证券 (3)自营证券收益的确认 应按成交价扣除买入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认。 注:证券买卖持有期间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应收利息,计入当期投资收益。(一)资产的核算 1、自营证券 (4)自营证券跌价准备核算问题 自营证券的跌价是指自营证券期末市价低于账面价值所发生的损失。注意:卖出自营证券时,一般不同时调整已计提跌价准备,期末时调整。(一)资产的核算 2、承销证券 (1)全额承购包销方式的核算——不变; (2)余额承购包销方式的核算——接受委托时不再确认为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备查登记) (3)代销方式的核算——接受委托时不再确认为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备查登记) (一)资产的核算 3、投资 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一致。 A 区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B 投资成本区分为初始投资成本和新的投资成本确定 C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 D 长期债权投资按票面价值与票面利率按期计算确认利息收入(一)资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