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文化因特网》青少年教育文学精选.pdf

发布:2018-01-09约4.81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下载 第8章 因 特 网 K y l e将数据插头插入到耳后的一个接口后,打开计算机。电源指示灯不断闪烁。不一会儿, 虽然K y l e人还坐在其公寓的电脑桌前,但K y l e 的心思却好像进入了另一个超现实的、奇异的世 界。他的计算机好像通过一些公司( I S P )的终日职守的计算机与全世界各地连接了无数根数 据管道,大量的数据和消息通过这些管道在涌向 K y l e 。从W H O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会图 书馆到埃及金字塔,这些地理位置或远或近的地方此时却就在 K y l e 的眼前。 信息网 这是关于赛博空间( c y b e r s p a c e )的一个应用图景。所谓赛博空间是指通过计算 机、计算机网络实现的一种心灵空间。这个概念是由科幻小说家 William Gibson 于 1 9 8 4年提出来的。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通过使用被称为因特网 ( I n t e r n e t )的 赛博空间 “信息高速公路”,你可以访问任何你感兴趣的内容,从摇滚音乐到军事学术。本章将 1 带你一起揭开因特网的面纱。 本章概要 实验 在本章,你将学习到因特网的原理、学会如何使用浏览器获得各种服务、 如何发布你设计的We b页面。在8 . 4节你还将学会如何将你的计算机连入因特网。 当你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作到以下几点: • 描述怎样通过拨号连接接入因特网。 因特网、 • 解释I P地址、域名、U R L和邮件地址的差别。 万维网 • 列出使用浏览器可以获得的服务。 • 解释下载文件、浏览页面和使用多媒体部件的差别。 • 对照比较“推”、“拉”技术。 • 解释怎样通过同步或异步方式进行网上聊天、小组讨论和交互式游戏。 We b页和 H T M L • 解释H T M L标记的作用。 • 评估已设计好的页面。 8.1 工作原理 因特网是一个由本地、地区、国际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集合。它们连接在一起用来 交换数据和分布处理任务。因特网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从一个只有四台计算机的小型实验网发展 到现在成为一个连接着数以百万计的微型机、小型机、大型机和巨型机的巨大的信息网络。那 么为什么会出现因特网,它又是如何运作的呢?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赛 博空间。 8.1.1 因特网的过去和现在 信息网 因特网最初是怎么产生的? 因特网始于 1 9 5 7年。当时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 S p u t n i k 。面对苏联的这种 优势,美国政府决心加强其科技基础。成立A R 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 因特网历史 2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 ) 。A R PA有一个方案是帮助科学家进行交流和共享比较 224 计算机文化 下载 宝贵的计算机资源。于是, A R PA N E T 于1 9 6 9年诞生了,它连接了四所大学的计算机。使用 A R PA N E T 的技术,N S F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类似的但更大的网络,它不仅连接 了一些大型的计算机,而且在各个地点连接了整个地区的网络,连接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 便形成了互联网。N S F 的网络便是一个互联网,随着网络的发展,它便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 的“因特网 (I n t e r n e t )”,如图8 - 1所示。 图8-1 NFS 互联网发展成遍及所有大陆的因特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