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流程与控制程序.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NUMPAGES
仓储管理流程与工作规定
第一节、入库检验流程与工作细化
(一)入库检验流程
流程名称
入库检验流程
流程目的
1.确保入库物资的数量、质量符合要求
2.提高仓储业务水平
知识准备
1. 制定入库检验细则和检验方案
2. 确定入库手续办理程序
流程步骤
细化执行
关键点说明
1. 验收准备
2. 核对凭证
3. 包装验收
4.规格、数量验收
5.质量检验
1
入库检验细则
△ 关键点1
仓储部认真核审验收依据,包括物资的《入库通知单》、《订货合同》、《发货单》等内容,注意查看品名、规格是否正确。
△ 关键点2
包装验收应注意检查物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受玷污、受潮、霉变、受腐蚀和破裂等,并注意检查箱板厚度,纸箱、包装的质量,打包铁腰的匝数,包装干燥程度等。
2
订货合同、发货单、协议书
3
入库检验细则
入库检验报告单
4
入库检验细则
订购单、发货单
入库检验报告单
5
入库检验报告单
6.不合格品处理
7办理入库手续
8.妥善保管检验记录
6不合格品通知单
△ 关键点3
对入库物资的数量进行点收,具体包括大数点收、细数点收、称重、测量等
△ 关键点4
入库手续包括入库物资的立卡、登帐、建档。对于验收合格的物资,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以便进行物资管理。
7入库单
入库明细表
8入库明细表
入库检验报告
(二)入库检验控制程序
一、目的
规范入库操作、确保入库物资的质量、提高入库业务管理水平。
二、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企业入库检验工作指导
三、 入库检验
(一) 验收准备
入库前,入库就管理员应做好物资验收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人员准备:安排负责质量验收的技术人员、用料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配合质量验收的装卸搬运人员、
2. 资料准备:收集、整理并熟悉待验物资的验收凭证、资料、验收标准、订货合同、记录资料等。
3. 器具准备:准备验收用的计量、卡量器具,检测仪器、仪表等,并提前做好器具检查。
4. 货位准备:落实物资存放货位、堆垛方式、保管方法等、
5. 设备准备:确定大批量物资验收所需机械设备,准备所需装卸、搬运机械的申请调用。
(二) 核对凭证
1. 入库管理员应对物资相关凭证加以核对,凡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发货单等均需与入库物资相符具体需要核审以下三个方面、
(1) 验收依据,包括物资的入库通知单、订货合同、协议书等
(2) 供货单位提供的验收凭证,包括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装箱单、磅码单、发货单等
(3) 承运单位提供的运输凭证,包括运输商务记录、提货通知单、物资残损记录、公路运输交接单等
2. 当供应商拒绝提供相关单据时,应拒绝检验接收物资。
3. 当供应商提供的证件、单据不齐全,或者与实际物资不符时,应和供应商、承运单位以及相关销售部门联系,尽快解决问题。
4. 货单不符,或者部分物资送错仓库时,将此部分物资单独存放,待清点完毕后,由送货方带回,并在签收时如数减除。
(三) 包装验收
当核对资料、证件等都符合条件后,进行包装验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检查物资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受玷污、受潮、霉变、受锈蚀和破裂等。
2. 产品各同队包装有具体要求的,要严格按照规定验收,包装验收内容包括箱板厚度,纸箱、包袋的质量,打包铁腰的匝数,包装干燥程度等。
3. 包装有异状时,入库管理员和送货方一同开箱、拆包进行检查,查明情况后由送货方出具入库物资异状记录,并通知仓储管理员另行存放等待处理。
(四) 数量、规格验收
1. 入库管理员需严格进行数量验收,对于物资的大件包装,可采用逐件点数、集中堆码点数等大数点收方式进行点收,大数点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细数检收。
2. 大数点收完成后,入库管理员应当遵循如下规则进行细数检收。
(1) 开箱、开包,核点物资细数。
(2) 称重物资,按照净重计数。
(3) 定尺和安件表明数量的物资,需要拆内包装进行抽查。抽验无差错或者无其他问题时,可不再拆验内包装。
3. 件数不符者(包括数量多于或短缺),经复核确认后,立即在送货单上批注清楚,有入库管理员和送货方共同签字、盖章后,按实数签收,并通知供应商。
(五) 质量检验
1. 一般情况下,在包装和数量检验完成后,仓储部应通知质量管理部对进料进行质量检验。
2. 通过感官检验就能确定物资质量的,由仓储部门自检,并做好物资检验记录。
3. 物资有质量问题时,入库管理员应将残损物资另列,好坏分开,并立刻通知供应商,以备检查。物资入库单据上将完好物资和问题物资分开签收。
(六) 不合格品处理
1. 质量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物资应另行存放,并立刻通知供应商或相关部门,以备检查。
2. 入库管理员应建立物资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