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统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我们学习过的IS-LM模型;简单国民收决定;乘数;乘数原理:
支出增加使产出增加,产出增加使收入增加,收入增长又使支出增加,如此循环;y分别对i、g、t和tr求导得到各种乘数:;投资;IS曲线;LM曲线;货币需求;投机动机:与有价证券的价格的高低有关。
有价证券的价格与利率反向变化
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数与利率反向变化
L2= L2(r),或者L2= -hr
当利率低至某一水平时,存在“流动性陷阱”。
货币需求函数:
L= L1+L2= L1(y)+ L2(r)=ky -hr
;IS-LM框架中均衡产出的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IS ’;财政政策的效果决定于挤出效应的大小,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反应系数及利率变动的大小,这可以由IS曲线、LM曲线的斜率反应出来。;IS ’;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财政政策的乘数;货币政策的效果;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货币政策乘数;由IS-LM模型得到AD曲线;高级宏观经济学对IS-LM模型的表述;450;比较静态分析;总需求曲线:P与Y之间的关系—IS-LM模型的图示分析;一个例子:政府购买增加的效应;在收入、利率、税收不变的条件下,政府购买G增加,使总支出曲线向上平移,使均衡产出增加,此时有乘数效应。;i;如果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而是向上倾斜的,G的增加会导致产量和价格的上升。
凯恩斯主义的波动观:IS-LM模型提出了波动的许多潜在来源: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改变、对投资需求的冲击、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化等;在完整的IS-LM-AS模型中,对总供给的扰动也可以产生波动。
;开放经济;LM曲线保持不变
可以合理地把国外价格视为给定,但汇率不是既定的,必须要对汇率制度、资本流动性、汇率预期作出假设,才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模型。
对资本流动的假设:完美的资本流动性—无资本流动障碍、投投都风险中性
对汇率预期的假设:投资者没有预期到汇率变动
这意味着两国货币的报酬率相等,有:
;ε;LM*曲线垂直,意味着AD曲线的位置仅由货币市场决定。IS*曲线的移动不会对产出及AD曲线的位置产生影响。
政府购买增加仅导致本币升值(汇率下降);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ε;理性汇率和调整过度;为什么汇率会调整过度?;不完美的资本流动性;i;5.4 关于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各种假设;1.凯恩斯模型;LS;粘性价格、灵活工资和竞争性劳动市场;LS;真实工资决定于有效劳动力需求曲线与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交点(E),没有失业。
该模型意味着真实工资是顺周期的。
总需求下降,总产出下降,有效劳动需求下降,从而真实工资下降(E’)。
该模型同时意味着成本加成(价格与边际成本之比)是反周期的。
总需求上升,一方面工资上升,另一方面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从而边际成本上升,而价格保持不变。;3.粘性价格、灵活工资和劳动力市场的真实不完美性;LS;4.粘性工资、灵活价格和不完全竞争;LS;对失业、真实工资和价格加成的分析可以用来检验具体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如:反周期的真实工资是不存在的,是对以下观点的强有力反驳:波动是由总需求的变动驱动的,且凯恩斯的原始模型很好地描述了总供给。;产量—通货膨胀交替;AD0;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
美国60年代的通货膨胀与失业;自然率;AD0;菲利普斯曲线失效的原因???一是总供给的扰动。但供给冲击不能解释菲利普斯曲线在70和80年代的所有失效。
这意味着“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稳定关系”的关于价格和工资行为的模型,对于通货膨胀的动态学没有给予较准确的描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