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检验基础培训.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端接焊缝 端接焊缝是在端接接头中,如卷边对接接头,或卷边角接接头中的焊件沿着整个厚度方向都将熔透所得到的焊缝。 完工坡口焊缝主要术语 焊缝表面 —焊缝在施焊面的表面暴露部分 焊趾—焊缝表面与母材的交界处 焊根—焊趾的反面为焊根 焊根表面—施焊面的背面焊缝表面暴露部分 表面加强高—坡口端施焊面的余高 背面加强高—施焊面的反面的加强高。 注:背面加强高是仅对单面坡口而言的,仅能用于单面施焊情况 ,当从双面施焊时,表面加强高指双面的加强高。 背面焊缝 坡口焊缝术语 完工角焊缝主要术语 针对坡口焊缝,角焊缝的表面称为焊缝表面。 焊缝表面与母材的交界处称为焊趾。最大的熔深处称为焊根。“从接头根部起始位置到角焊缝焊趾的距离”称为焊脚。角焊缝的另三个尺寸特征是其凹凸度及焊喉。凹凸度是焊缝表面的曲率。焊喉是焊缝剖面的(最大内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到斜边的距离)长度。 角焊缝术语 熔合及焊透术语 熔合面—焊接前的坡口面 熔合线—焊材和母材的界面 熔深—熔合面到熔合线的距离 热影响区—母材中未被溶化,但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由于受到焊接,硬钎焊,软钎焊或热切割传递的热能的影响,产生变化的部分。 三 焊缝的不连续性 不连续性 材料中的任何不规则,均匀物体的任何中断被称为不连续。 焊缝常见不连续性 裂纹—开口锐尖,长宽比很高的破裂型不连续 未熔合—焊缝金属和熔合面或焊道间没有熔合 未焊透—坡口焊缝根部的焊接金属没有完全贯穿整个接头的厚度 未熔合 夹渣—陷入的的外来固体材料,如渣,焊剂,钨或氧化物 气孔—是一种凹穴形不连续,在凝固或热喷涂时,由于气体残留下来而形成的 夹渣 气孔 咬边—是靠近焊缝的母材上的表面缺陷,在焊接过程中母材熔化后,没有足够的填充材料适当的填入所引起的沉陷而造成的坡口 未焊满—一种减损材料横截面的表面不连续性 咬边 未焊满 焊瘤—在熔焊中,在焊趾或焊缝根部外凸起的焊接金属 引弧烧伤—由电弧所引起的不连续 飞溅—在熔焊中喷出的没有形成焊缝部分的金属粒 焊瘤 引弧烧伤 飞溅 四 焊接质量控制 就当今世界而言,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而焊接质量是整个质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成功的质量控制活动在首次焊接起弧之前就已经开始。在任何一种有效的焊接质量控制活动中,目视检验均作为评估结构和部件质量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而其他的检验方法(无损检测或破坏性试验)就其实质而言均是对目视检验的一种补充。 焊接质量控制的三个阶段: 焊前检验 焊中检验 焊后检验 焊前检验 审阅所应用的资料(包括图纸、规范、技术要求、工艺等) 检查焊接工艺(WPS、PQR) 检查每个焊工的资格 设立检验“停止点” 编制检验计划 编制保存检验结果和记录的计划 建立标识不合格品的体系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检查所要使用的母材和焊材的质量及状态 检查焊接准备 检查坡口装配情况 检查对中(直)设备的适用性 检查焊接接头是否干净 当有要求时,检查预热温度 焊中检验 检查焊接参数是否符合焊接工艺 检查每条焊道的焊接质量 检查层间清理 检查层间温度 检查每道焊缝的位置及其焊接次序 检查反面清根表面 如有要求,监督制作过程中的无损检验(NDE) 焊后检验 检查完成的焊缝的外观情况 检查焊缝尺寸 检查焊缝长度 检查焊接件的尺寸精确度 如有要求,监视增加的无损检验(NDE) 如有要求,监视焊后热处理 准备检验报告 实例分析 雪佛龙CDB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项目,原料气管线采用φ219*18 ASTM A106GR.B无缝钢管,环焊缝采用氩电联焊(氩弧焊打底,焊丝采用CHG-53,φ2.4,手工焊盖面使用CHE427SHA焊条, φ3.2/ φ4.0 ),如何对焊接质量进行控制? 焊前检验 检查焊接规范,该项目采用的焊接规范为《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 Q/SY XN 2010-2005 《高酸性气田集输管道焊接技术规范》,焊缝验收标准为《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 4730-2005; 检查WPS,PQR, CDB-0000-MAW-WPS-SC2-000-00107-00_U02; CDB-0000-MAW-PQR-SC2-000-00047-00_Code 1, 检查焊工资格; 检查母材是否为A106GR.B; 现场环境是否适合焊接要求; 检查焊丝及焊条, 焊丝为CHG-SH53,焊条为CHE427SHA,符合WPS规定;检查焊接焊条表面质量,焊材表面应无油污、铁锈,焊条药皮应完好,无开裂、脱落等;焊条是否经过烘焙,检查焊条的烘干记录及发放记录; 检查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油漆打磨干净,无油污、杂质等; 检查坡口角度为65° ,钝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