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及青藏地区的微观区域.doc

发布:2025-04-02约5.1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及青藏地区的微观区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及青藏地区的微观区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及青藏地区的微观区域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及青藏地区得微观区域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图中A、B所在地区得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2、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得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据图分析完成以下两题。

3、秦岭是我国重要得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得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得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得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得分界线

4、有关①地形区得叙述正确得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海冰(seaice)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得咸水冰。淡水结冰温度为0℃,海水结冰温度为-4℃。2019年春节期间,受到30年不遇得持续低温影响,渤海沿岸天津等港口航道“千里冰封”。

材料二华北沿渤海及周边地区简图。

(1)描述图中两海域海冰分布得特点并解释L海区海冰面积较大得原因。

(2)辽宁营口是我国进行观“海上日落”活动得理想场所,指出观测得最佳季节,并分析原因或观赏得有利条件。

(3)简要回答环渤海经济区工业发展得有利区位条件。

6、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在上图得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得自然地理条件。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她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得海上通道。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下图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

2019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在陆上古丝绸之路范围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1)试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得建立,对我国沿海地区得意义。

(2)唐中后期,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哪些优势。

(3)请您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得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8、我国正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把诸国发展之梦与中国梦连接起来。

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有很大局限性,除了沿途自然条件比较险恶,需要经过茫茫戈壁沙漠外,更为严峻得是受西域政治形势影响而经常阻断。在唐代,由于唐与突厥、吐蕃得战争,西亚阿拉伯国家得军事扩张,使陆上丝绸之路难以维系。陆上运输主要靠马匹、骆驼等,运载能力有限,费用高,而海上船舶运载量大,费用低。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南迁,使江淮地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北方地区藩镇割据,“不供贡赋”,“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出口得大宗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主要出产于东南地区。陆上丝路只是向西部内陆方向发展,难以到达朝鲜、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而海上丝路则相对要自由得多,辐射面要大得多。——摘编自杜瑜《海上丝路史话》

(1)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取代陆上丝绸之路得原因。

(2)我国政府鼓励有条件得企业沿着“一带一路”出国办厂经商。结合上图,概述此政策对中亚区域经济发展得积极影响。

9、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得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得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时出发和返航得季节,并说明理由。

(2)从地理角度,简述国家“一带”战略得实施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带来得有利影响。

1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简称。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通过政策、道路、贸易、货币等互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沿线各国积极响应。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煤化工、多晶硅、风电制造、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产业逐步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一带一路”为我国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得战略迂回空间。

材料三“一带一路”示意图。

(1)中国泉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