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银行绩效考核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300字.docx
银行绩效考核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绩效考核起始于19世纪的40年代,其主要的发展历程有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主要简单地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考核。第二阶段是从利润最大化到客户、风险管理、培训、利润等指标多方位扩展,并逐渐意识到想要企业长期发展,需要考虑内外多重因素。第三阶段是加入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的意识、核心的竞争力等多重指标进行考核。现阶段,国外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水平。国外的考核主要目的是培育员工的绩效考核理念,同时将提高银行的效率绩效管理为企业文化。
总结国外学者关于绩效考核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改进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科学选择绩效考核指标以及计算考核指标权重三个方面[1]。Thammasitboon(2009)[2]和QiY,etal(2012)[3]基于多个行业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分析出了每个行业的绩效考核特质,总结出6项核心能力,并以此作为评估员工绩效水平的综合指标,能够实现不同工种、不同阶层员工的绩效水平的比较和计算,并发展和补充了已有的360绩效评估体系。Sepehrirad(2012)[4]以360度绩效评估模型为基础,引入多评估来源,同样也能够实现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员工之间的绩效评比,有利于公司从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之间选拔优秀人才,也能够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Espinilla(2013)[5]研究出多个群体的员工绩效共同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较为综合的360度绩效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出与员工工作表现相一致的绩效评估结果。Karkoulian(2016)[6]利用传统的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对企业员工绩效水平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360度绩效考核方法的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并且创造性地研究出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测评指标因子。
Ibeogu(2015)[7]以激励措施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为研究内容,运用一系列统计研究方法,得出结论:正向且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出员工的工作潜能,提升员工工作的热情,能够实现员工自身成长和企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Dijk(2015)[8]也强调应注重提升员工在绩效评估过程中的参与度,提升员工对绩效评估过程和绩效评估结果的满意度。Samual(2014)[9]对绩效评估过程的客观性进行有效计算,认为考虑了员工满意度的绩效考核过程比没有考虑的更具客观性。Nair(2015)[10]认为员工参与绩效考核过程能够实现绩效考核目标的合理化,确保绩效考核过程的公平性,突出了员工参与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作用。Apak(2016)[11]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员工参与绩效评估过程的作用进行检验,明确了员工参与在绩效评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usu(2016)[12]以公司组织背景对绩效评估过程的影响为研究内容,指出公司的组织背景同样影响企业的绩效评估过程,其实质是公司组织形式对企业绩效战略管理的影响,并分析出能够对企业绩效战略管理起到正向作用的组织形式。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银行业的绩效管理共经历了四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改革开放前期实施的人事考核过程,该过程注重考核者的意志,考核过程具有很强的主观因素,考核结果缺乏公平性和准确性,考核结果也受到考核者知识、品格和喜好的影响;第二个过程是绩效考核过程,该过程与国外绩效管理发展初期一致,主要偏重被考核人为银行利润作出的贡献,把考核重点放在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完成的任务方面;第三个过程是绩效管理过程,该过程增加了绩效目标这一重要因素,形成了管理的循环系统,即考核的过程也是检验员工实现绩效目标程度的过程,能够实现员工自我管理,形成员工自我激励约束机制;第四个过程是战略绩效管理过程,该过程主要考虑了银行各个层级的绩效目标,旨在员工的绩效考核过程与银行整体的战略目标相匹配,目前该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
宋爱苹和王建英(2012)[13]在对企业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研究时注意到,风险防范对于绩效考核的管理过程至关重要。高新伟、孙丹阳等(2015)[14]强调绩效考核过程中的风险具有必然性和复杂多样性,企业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应对风险进行预判,并提前准备好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造成过多的损失。刘生建(2011)[15]、尤昊等(2011)[16]从信息化技术入手,对现有的绩效考核系统进行改进,构建了一套适应我国企业发展、具有较强扩展性、操作便利性和综合性的绩效考核系统。张萌(2014)[17]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现状展开深入研究,并分析了中小民营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发现了中小民营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缺乏重视,不注重日常的绩效考核管理,导致绩效水平竞争力不足,进而导致企业留不住人才。刘寿平(2015)[18]认为政府部门中的亲属关系严重影响到绩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