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十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4-10-02约3.7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十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的第五章“质量与密度”中的“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十三)”。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以及质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之间的关系。

2.密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以及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3.质量与密度的应用,如判断物体的密度是否均匀、计算物体的质量等。

4.综合练习,巩固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科学思维:通过学习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实验仪器和工具,进行质量和密度的测量和计算。

3.问题解决:通过综合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4.团队合作:在实验和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1.重点: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质量与密度的关系,以及质量与密度的应用。

2.难点:质量与密度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利用实验数据进行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和分析。

解决办法:

1.对于重点内容,可以通过讲解、示例和练习等多种方式进行讲解和巩固。例如,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

2.对于难点内容,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突破:

-利用图形、表格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质量与密度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实验室、物理实验仪器、计算器、白板、投影仪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物理课程资源库等。

3.信息化资源:教学PPT、视频教程、在线习题库、教育APP等。

4.教学手段:讲解、实验演示、练习、小组讨论、合作实验、互动提问等。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质量与密度”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质量与密度”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质量与密度”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质量与密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应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质量与密度的计算和分析。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体验质量与密度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质量与密度的计算和分析。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掌握其计算和分析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质量与密度”课题,布置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