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试题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x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节日放飞的氢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球不漏气且在爆炸前),关于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把一铜块压成铜片,形状变了,其质量也变了 B.一块铁温度由20℃升高到7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有变
C.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 D.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3.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6kg/m3 B.4kg/m3 C.2kg/m3 D.3kg/m3
4.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
0.8×103
铝
2.7×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一般不同 D.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铜球和铝球,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5.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数值在图上描出甲、乙、丙三个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密度为4g/cm3 B.无法得出乙的密度值 C.丙比甲的密度大 D.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
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D.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积为15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5g②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③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④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A.只有①正确 B.只②③有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8.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体积相同的液体,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铜块和铅块分别放入这三个烧杯中(ρ铝<ρ铜<ρ铅),金属块完全浸没于液面以下,且不与液体反应,液体不溢出,液面最低的是()
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铜块的杯子 C.放入铅块的杯子D.无法判断
9.小妍同学将手中的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质量和密度大小变化情况分别是()
A.不变;变大 B.变小;变小 C.变小;不变 D.无法确定
10.1月5日,《甲辰年》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行。这套邮票的正式发行为庆贺龙年新春拉开序幕。《甲辰年》特种邮票一套2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天龙行健、辰龙献瑞。若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最可取的是()
A.先称出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铁块和一张邮票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铁的质量
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直接测量
C.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D.先称出100张邮票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11.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测出烧杯和倒入盐水的总质量;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量筒中剩余盐水的体积;⑤将量筒中一部分盐水倒入烧杯中;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⑤③①④②⑥ D.②④⑤①③⑥
1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C.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D.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13.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掉相同深度的原液体,则()
A.抽掉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 B.抽掉的质量m甲可能等于m乙
C.抽掉的质量m甲可能大于m乙 D.抽掉的体积V甲一定等于V乙
1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物质的密度为2g/cm3 B.乙物质的密度为1×103kg/m3
C.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
15.现有a、b两个小球,分别由ρa=4g/cm3、ρb=5g/cm3的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9: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有